[ 追蹤熱點 深度報道 ]
七十年滄桑巨變,從零起步的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歷經了太多艱辛與磨難;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的自主品牌挑起大國崛起的重擔。
2019年,我們迎來了偉大祖國的70歲生日。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70年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國人民及海內外華人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新中國的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
從1950 年3 月中央重工業部成立汽車工業籌備組,開展建設一汽的前期準備工作,到2009 年中國以300多萬輛的優勢,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59 年的時間,中國汽車工業經歷了創建、成長和全面發展三個歷史階段,如今又站在了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飛速發展的歷史節點。
自主品牌零部件艱難起步
身處這一歷史洪流中,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行業卻因為起步晚、實力弱、差距大等諸多原因,與高速發展的汽車工業以及我國在全球汽車產業中的地位不符,中國零部件企業市場份額不足30%。在汽車電子、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的高技術含量領域,更是有九成市場份額被外資把控。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汽車工業是否強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零部件的工業基礎。造車易,造零部件難,而面對如此巨大的差距和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要想在短時間內趕超更是難上加難。同時,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著電氣化、自動駕駛和新服務三個巨大的革命。如果不與時俱進,很多汽車零部件企業又將面臨更大的困局。
零部件企業家志存高遠
數十年來,汽車零部件行業涌現出一大批自主品牌企業,他們不畏艱難,堅持自主研發 ;他們銳意進取,不斷完善管理;他們目光遠大,努力走出國門;他們順應時代,布局科技未來。他們中不乏毅然歸國的海外學子、放棄高薪的外企高管、高瞻遠矚的國企領導、白手起家的民營老板,科學的管理經驗、高效的生產模式以及研發模式,高端人才的涌入,讓他們從最被動、毫無話語權的群體,一躍成為中國制造的優秀代表。
扎根于基因中的發展需求,成長于改革中的堅韌斗志,都讓企業家們以志存高遠的格局和矢志不渝的初心,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壯大的歷史變革中,默默無聞地奉獻,兢兢業業地付出,轟轟烈烈地拼搏,終于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為中國成為制造大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車用電機電器電子委員會高舉旗幟
20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車用電機電器電子委員會在朱小平秘書長的帶領下,以遠見卓識為企業搭建交流與溝通的平臺,并完成國外以歐洲、美洲、中東、迪拜、土耳其和俄羅斯等重點市場,國內以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和廣州等重點區域的布局。
先進技術層出不窮,政治經濟風云變換,這條路注定會孤獨而痛苦,車用電機電器電子委員會20年來,始終以振興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行業為己任,致力于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搭建平臺、提供服務,帶領會員企業緊跟政策方向和國際市場變化,學習并掌握先進技術,與國際巨頭企業交流合作,規范行業標準和秩序,揚帆出海參加國際展會,不斷向國際化與現代化進軍,為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外資品牌從未輕易放棄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自主汽車產業要求我們只有真正強大才能走向價值鏈的頂端。
成績已經成為過去,未來更加任重道遠。
值此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偉大時刻,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車用電機電器電子委員會集結汽車零部件行業內數十家企業和領導者,傾情出版《凝心聚力 堅韌奮斗——致敬7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家群像錄》,回顧成長路上的艱辛與汗水,展望和期待即將到來的美好明天,共同為偉大祖國七十華誕獻禮。
車用電機電器電子委員會愿意和所有會員企業一道,繼續走在振興中國民族汽車產業的道路上,為中華民族的工業騰飛鑄就輝煌!
僅以此書致敬全體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
在蘇盛18年的發展道路上,印滿了蘇盛人努力創新的足跡。技術、管理、人才培養上更是滲透著蘇建明一生兢兢業業的汗水。不斷地創新讓蘇盛時刻保持競爭力,越做越大、越做越強,是蘇建明自始至終 的信念。
“數字化車間的改造完成,將令長城的制造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滿足所有客戶的高端、 定制化需求”,這是林祥清對數字化車間的期許, 也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看今朝旖旎風光秀。 祝愿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蒸蒸日上,百煉成鋼,輔佐中 國的汽車行業早日成為全世界最強。 祝福偉大祖國國泰民安,繁榮富強,欣欣向榮,永遠蓬勃!
前不久,隨著吉利汽車、中通客車等國內知名車企 的電動車下線,精進百思特電動(上海)有限公司(以 下簡稱精進電動)牽頭研發的新能源汽車高性能永磁電 機已經裝機超 7 萬臺。
成立于 1994 年的株洲市微特
電刷有限公司,坐落于湖南省株洲
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家專
業研發、生產、銷售電機用碳刷制
品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
成立于 1984 年的臥龍電氣,深知全球化布局對企業的意
義。在打造“東方西門子”的并購之路上,臥龍電氣不斷加快著 腳步,描繪著一張龐大的電機制造業帝國版圖。
致力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汽車電子、電驅集成系統供
應商,努力打造零部件企業“小巨人”和百億元級系統公司,是 新一代東風電驅動人的職責所在。
目前,保隆科技正依托美國 DILL 公司和子公司波蘭
隆威等海外生產和銷售分支機構,積極籌備增加裝配業務,
并重點考察和論證印度、墨西哥等海外市場布局新產能的 可行性。
始建于 1969 年的天海集團,是全國實力雄厚的連接器科研、生產基地和新興的汽車電子產品研發基地,主營汽車電子、汽車用連接器、電線束、線束專用設備、新能源汽車產品共6 大類 1 萬多個品種。
從成立之初填補國內汽車發動機“電噴”產品空白,到如今業務擴展至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傳統汽車的定義正在發生變化,聯合電子開啟了數字化轉型之路。
“上海碩大——用科技說話”,多年來不畏艱險,不斷積累,不斷創新,科技始終是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面對市場的風云變幻,碩大已做好準備去創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