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立之初填補國內汽車發動機“電噴”產品空白,到如今業務擴展至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可以說,聯合電子的發展是中國汽車電子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智能網聯迅速發展的趨勢下,傳統汽車的定義正在發生變化,聯合電子開啟了數字化轉型之路。
從成立之初填補國內汽車發動機“電噴”產品空白,到如今業務擴展至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可以說,聯合電子的發展是中國汽車電子發展的一個縮影。上世紀 80 年代初,“機電一體化”是一個新鮮詞,汽車還只是機械產品。當時的人們難以想象,電器電子技術將如何重新定義汽車?
如今,我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汽車電子智能化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技術領域的發展重點和產業戰略的增長點,聯合電子無疑走在了前面。
填補國內“電噴”空白
1995 年 7 月,時任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訪德,同他一起飛往德國的,還有一份重要的合同——中聯電子與博世的電子電噴項目合資合同與合資公司章程。
這個項目的由來要追溯到 1993年。當時,為了實現節能減排,EMS(電噴)技術在國外已廣泛使用。然而,這項技術在國內尚屬空白。引進一套 EMS 系統技術,建立一套 EMS 生產體系,建成一個能適應我國車型的 EMS 產品的開發基地迫在眉睫。
EMS 技術難度高、投資大,不宜分散和重復建設,因此在組織方式上聯合起來,采用股份制公司形式,對外談判貨比幾家,是當時項目建設的總體思路。
由于上汽的零部件國產化做得比較好,資金實力雄厚,因此成為牽頭單位。第一次股東大會確定了中方股份公司的名稱為中聯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外方的選擇上,項目組考察了福特、博世、西門子三家,最終選擇了博世。
“在德考察期間,恰逢圣誕節,我和一些考察團成員沒有搶到回家的機票,就只能節后回國。”時任聯合汽車電子項目籌建組技術負責人的陳賢章記憶猶新,“圣誕夜的德國,人煙稀少,酒店內甚至連餐飲都無法提供,只給我們一人一盒糕點。”
條件艱苦,時間緊迫。1995 年6 月 30 日,離江澤民主席訪德只有十幾天的時間。在一個臨時辦公室里,籌建成員們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在項目被帶到德國簽字前,他們要將所有文件交由籌建小組草簽。
最終,EMS項目順利簽約。1995年12月,公司取得營業執照。由此,中國第一個跨部委、跨地區的最大汽車零部件項目——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熊偉銘
發力新能源
在聯合電子副總經理郭曉潞辦公室的柜子里,有一根標了尺度的電線。當年初出茅廬的他就是靠這根電線量出了纏繞在發動機內部線束的長度,做出了屬于聯合電子自己的第一根線束。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引進產品逐漸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必須進行本地化研發。線束、燃油分配管、油泵支架……從一個個零部件開始,到 2001 年自主研發出小型汽油發動機電噴系統平臺MSE2.0,再到2005年完成公司第一個汽車ECU平臺開發項目,聯合電子一步一個腳印,行穩致遠。
盡管 EMS 業務蒸蒸日上,但傳統汽車市場逐漸飽和,聯合電子有了新的思考。2009 年,公司從內部各個技術部門抽調了20多名“精兵強將”,組成這一全新的團隊——電力驅動業務部,將本土化研發開始拓展至新能源汽車領域。
“現在,新能源事業部已經有800多名員工了,成了公司第一大事業部。”聯合電子總經理熊偉銘說:“產品線也更豐富了。原來只有電機和電機控制器,現在除了電池本身不做,所有的‘三電’產品,包括電池控制器,我們都有成熟的配套體系。同時,客戶也從原來的上汽乘用車拓展至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吉利、長城等國內主流主機廠。”
不僅如此,聯合電子強大的本土化研發能力更是得到了國際認可。“我們最新的 48V 微混系統,就是自主研發的,拿下了博世的全球客戶訂單。”熊偉銘說,“下一個 5 年,我們將積極拓展國際客戶,在國際化視野中聚焦新業務發展。”
數字化轉型
“今天企業不創新,明天就可能成為轟然倒下的‘柯達’。”熊偉銘感嘆。
在智能網聯迅速發展的趨勢下,傳統汽車的定義正在發生變化。聯合電子意識到,汽車控制器里蘊藏著大量的數據,它就是一個金礦。2017年,聯合電子開啟了數字化轉型之路,發力數字化業務和業務數字化。
去加油站加油,汽車能告知車主不同加油站的油品品質;日常行駛過程中,汽車能實時監測車輛的健康狀況,提供主要零部件故障預測;每次車主更換了零部件,汽車便能自動檢測該零部件是否為正品……這便是聯合電子的第一款數字化產品,也是其第一個汽車服務品牌——U行?天下。如今,該產品已經正式批產。
這只是聯合電子數字化業務的一小部分。“在數字化趨勢的驅動下,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服務能力,不只是賣產品。”熊偉銘說 ,“比如,互聯網汽車都流行 OTA 在線升級,我們研發的網關產品就支持這一功能。賣產品的同時,我們提供云服務,可以為客戶實時更新控制軟件。基于云服務,我們還有數字化鑰匙,車主可以通過手機授權給朋友來啟動車輛。該
服務還能推動共享汽車的發展,消費者可以不用到固定地點取還車鑰匙了。”
同時,隨著汽車集成度的提高,聯合電子更是瞄準了未來智能汽車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研制出了動力系統和車身電子的域控制器。“一輛車約有70個控制器,不可能每個控制器分別進行OTA在線升級,它們將被集成到3到4域控制器中。”
熊偉銘說:“聯合電子的強項是軟件控制,但如果不把握機遇做好域控制器,未來就會失去優勢,成為上層域控制器的‘執行系統’。”
在業務數字化方面,聯合電子也在探索內部 IT 系統如何支撐未來業務發展。“從產品開發端到供應商端、制造端,再到客戶端,如何實現業務流程的連通? 我們都在探索中。”熊偉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