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r id="s3paf"><u id="s3paf"></u></var>
      1. <label id="s3paf"></label>
        <table id="s3paf"><meter id="s3paf"></meter></table>
      2. <table id="s3paf"></table>

          <input id="s3paf"></input>
          找準定位 成就未來 ——訪無錫中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楊光
          發布時間:找準定位 成就未來 ——訪無錫中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楊光   來源:《汽車電子電器信息》   作者: 隋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無論如何,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將有著美好的未來,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將借助新能源的推動力迅速成長,逐漸縮小與領軍企業的差距,憑借自主核心技術,與外資品牌同場競技。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零部件產業的變革也迫在眉睫。電力電子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技術,其技術進步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方向邁進。


          作為全球軌道交通裝備的領軍企業,中國中車早在2002年就已經開始了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核心零部件的研發之路。


          為了形成新能源汽車的完整產業鏈,充分發揮集團化技術優勢,2018年8月,湖南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客車有限公司和無錫惠山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無錫中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無錫中車新能源)完成了工商變更。該公司位于無錫市惠山經濟開發區金惠路569號,主要業務為汽車(不含小轎車)及其零配件的研發、制造、裝配、銷售。



          無錫中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光


          品質就是生命


          楊光說,我國自主汽車零部件行業起步較晚,很多企業規模不大,行業的技術來源是合資合作、技術引進或者自主開發,但大部分企業主要做內銷,缺少技術含量,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價格戰搶奪市場,惡性競爭非常嚴重。一些中小企業的利潤有限,核心能力薄弱,技術創新投入低,僅僅停留在加工階段,無法進行自主研發,很難維持長期發展。


          另外,零部件市場競爭生態不夠健康。零部件行業市場生態趨于惡化,雖然零部件企業從數量、質量、效益等方面得到發展,但零部件市場內部自身競爭力較差,競爭相對無序,又受上下游擠壓和各方面的制約。


          目前,國內整車企業一般按年逐漸降低零部件采購價格,個別達到一定規模的配套項目降價幅度會更大,大部分零部件企業需要依靠自身消化來自于上游產業的成本壓力。


          既要高質量,又要低價格,自主品牌零部件企業成長的環境異常艱難。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提高品質就成為了零部件企業的重中之重。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保證產品的品質,楊光說,因為接下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合資品牌,包括外商獨資品牌陸續進入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這將給本土企業帶來更大的沖擊。


          找準市場定位


          多年來,行業的“野蠻生長”帶來的是整個競爭環境的持續惡化,而隨著技術標準的提升、智能制造的要求,汽車零部件行業也正在面臨著全面洗牌。


          在楊光看來,國內的傳統燃油車市場雖然體量巨大,但正在不斷萎縮,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則有著龐大的增量,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那么,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加速成長,是否又會重新陷入傳統汽車市場的亂局之中?作為零部件企業,找準自己的定位就顯得尤為重要。


          無錫中車新能源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憑借雄厚的技術儲備和產業鏈資源,在一開始就全方位提高了企業的定位,跳出“價格戰”的競爭區間,對標國際零部件巨頭,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積極尋找優質客戶,力爭與其達成長期高效的合作,以支撐企業的整個業務板塊發展。同時,要避免自身的短視,要把目光放得更長遠,看到行業和市場未來的長期發展。


          楊光說,質量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在市場動蕩時期,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不犧牲品質的前提下,達到成本的最優化。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需要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全面提升。


          認清市場格局


          隨著補貼的退坡,看似火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盡管仍保持著上漲趨勢,但已經開始逐漸放慢了增長的腳步。不斷調整方向和改變節奏的這兩年,也是新能源汽車行業自走上舞臺以來,最為困難的兩年。但是,在楊光看來,這并不是一件壞事,恰恰是行業回歸理性的標志。


          近幾年來,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各項政策和補貼,其目的是在于扶持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的發展,培育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市場。但是在這中間,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短視的企業,急功近利,沒有將目標放在長期發展上,而是更加著眼于“補貼”。盡管如此,在更多有社會責任的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整個市場已初見雛形。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會有更多的整車企業,將以中長期發展的眼光來重新考慮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楊光說,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將會逐漸回復到傳統燃油汽車的格局,企業最終還是要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以產品的質量來提高客戶滿意度。那些以補貼為目的的企業,終將被行業所淘汰。


          此外,楊光認為,還有一部分原來就存在經營問題的企業、從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失敗的企業,也將難以維系。而一些定位相對高端的造車新勢力,在未來外商獨資企業和外資品牌的強勢進入后,也將面臨生存問題。


          整車企業如此,零部件行業更是魚龍混雜。下一步,就是大浪淘沙。


          楊光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無論如何,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將有著美好的未來,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將借助新能源的推動力迅速成長,逐漸縮小與領軍企業的差距,憑借自主核心技術,與外資品牌同場競技。



        1. <var id="s3paf"><u id="s3paf"></u></var>
            1. <label id="s3paf"></label>
              <table id="s3paf"><meter id="s3paf"></meter></table>
            2. <table id="s3paf"></table>

                <input id="s3paf"></input>
                最近2019手机中文字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