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在一線都不怕,我們怕什么?”
在武漢封城的第九天,每天除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大量醫用物資被運往武漢,蔬菜也成為武漢最短缺的生活物資。有這么3位普通的卡車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但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歐曼卡車用戶,他們共同的目的是——將蔬菜運往處于困境中的武漢。
“醫護人員在一線都不怕,我們怕什么?”
“我現在正被安排隔離呢,比較忙,一會兒說”,山東卡車司機李鋒和我說完這句話后急忙撂了電話。當隔離安排好后,李鋒師傅詳細地講起了本次的武漢志愿之行。
和大多數人一樣,李鋒在家陪家人過春節,但李鋒的假期截止到正月初五。初六凌晨5點,李鋒對老婆說:“確定去武漢”,在老婆一句“一切注意”后,他出發去了物流公司。
原來,為了支援武漢,山東臨沂蘭陵縣在當地募捐了200噸大蒜。要將這批大蒜運往武漢,需要10輛卡車。在蘭陵縣政府的支持下,通過網上征集志愿者,李鋒及其余9名貨車師傅通過司機群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疫情面前,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最終,他們成為支援武漢的10位志愿卡車司機。初六早上7點,10輛卡車在車車車物流有限公司集合裝車,開向武漢。
說起剛被確定為志愿者去武漢的時候,李鋒表示,“一開始有點害怕,但是后來就沒有了,醫護人員在一線都不怕,我們怕什么?而且縣里猛虎救援隊給予的防護措施很到位。”
從蘭陵縣到武漢全程831公里,李鋒及其整個運輸團隊用了15個小時到達,期間休息了2個小時。時間緊、任務重,一路上李鋒和團隊里的其他人一直在通過微信群互相加油鼓勁。
“大家都很有團隊意識,都知道自己的使命,而且這次代表的是我們蘭陵”。
出發時縣領導給他們每人發了老家的煎餅、大碗面和老干媽作為路上的糧食。到達武漢后,趁卸車的間隙,李鋒和其他幾位司機才抓緊時間吃了一頓快餐。
從出發到返程,李鋒及其運輸團隊總共用了3天。回到蘭陵后,李鋒及其他9位志愿者被統一安排了隔離,一人一間房,要隔離觀察14天。說起這一路的運輸經歷李鋒表示,“沒有太多的感想,只要需要,我們會一直在路上”。
“開這輛新的車來送貨,怕舊車在路上耽誤事兒”
與李鋒相同,安徽阜陽的卡車駕駛員王開峰初六也開工了,目的地也是武漢。但與李鋒不同的是,王開峰是自己一人從安徽阜陽運輸募捐蔬菜到武漢。全程520公里,耗時將近12小時。
王開峰運輸的這批蔬菜為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全體水產養殖個體戶捐贈,他作為志愿者要將這批蔬菜運往武漢。
做好防護措施后,王開峰從安徽阜陽潁上縣出發,一路暢通,上下高速測量體溫后,到達武漢。將近12個小時的路程,由于蔬菜時效性強,王開峰只休息了一會兒,車上備了點兒干糧,只在服務區打了一壺水。
“一個泡面加根火腿腸兒”是王開峰初七早上的飯。到達武漢后,由于武漢封城,所到地方除了接應的工作人員,人很少,連附近的小超市都關門了,“車上干糧還剩點兒”,王開峰說。
說起這次運輸的經歷,王開峰說“沒怎么想,想來就來了”。王開峰2003年開始跑運輸,目前家里有三輛車,自己開的這一輛是2019年11月剛買的歐曼新車,“開這輛新車來送貨,怕舊車在路上耽誤事兒”。
在接受采訪時王開峰還沒有回到安徽,他想找點貨再回,“空車回去成本太大了”。同時,王開峰也告訴商車邦,老家書記已經給他打電話安排隔離的事了。
“還有一批救援物資等著我送呢”
河北張家口的卡車駕駛員張波,開工時間更早些。正月初二早上4點,他開著裝著32噸土豆的卡車奔赴了武漢,“沒人敢來,我和另一個兄弟看到網上有志愿活動,就過來了。”
出發前,張波自己做了一番準備:做好防護措施,“援助武漢,武漢加油”的橫幅以及夠吃六七天的泡面,張波和另一位同行的兄弟的出發了。從張家口沽源縣到山東滕州再到武漢,他們用時2天半。
本次運輸的土豆也是愛心人士捐贈,張波說:“新鮮蔬菜拉過來都放不住,土豆放得住。”
雖然張波大年初二就出來了,但到采訪的時候,張波和同行的兄弟還沒有從武漢出來。所帶的泡面也所剩無幾,“我倆現在在一個物流園內,目前這里就我倆,每天吃不上飯喝不上水,來的時候是志愿服務,而回去如果空車的話,過路費差不多6000塊,想著配點貨再回去。”
張波從張家口出來后,老家當地公安局一直打電話聯系他們,詢問去處。被問及家人是否擔心時,張波說:“老婆每天打電話哭,擔心我。”
在講到回去要被隔離14天時,張波說:“對我沒什么影響,這也是為了大伙,為了家人,我要以身作則。回去隔離,如果沒有問題,還有一批救援物資等著我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