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黑河,中國高寒測試的“終極考場”,年均氣溫-30℃的極端環境,冰雪覆蓋的復雜路況,讓這里成為檢驗新能源汽車性能的天然試煉場。2025年1月,濰柴藍擎新能源輕卡攜X7、X1、EHPro156度平臺車型,在此展開為期30余天的高寒測試。以硬核數據回應行業痛點。
高寒測試:本土化研發的“必答題”
在新能源汽車高寒測試通過率不足50%的行業背景下,濰柴藍擎針對中國寒區用戶續航里程、充電效率、空調制熱等核心訴求,設置30余項嚴苛測試,在-40℃至-20℃溫差中完成車身冬季試驗、系統匹配標定等科目,重點驗證冰雪安全、低溫續航與駕乘舒適性三大核心指標。
破冰之戰:嚴苛測試項目與技術突破
在冬季極寒環境下,新能源輕卡的低溫冷啟動測試是評估其產品可靠性和技術先進性的核心環節。濰柴藍擎新能源輕卡在-30℃環境中靜置12小時后,三款車型均實現一次啟動成功。
EHPro156度平臺通過自研刀片電池與智能溫控技術,配合STS恒溫實現電池包-20℃饋電率行業最低,實測充電樁協同溫控時電量從20%充至80%僅需40~45分鐘。
雙源熱泵+PTC加熱系統在-30℃環境下,駕駛室溫度20分鐘從-20℃升至20℃。優化風道設計使前擋風除霜僅需25分鐘,雙層流空調技術同步解決玻璃起霧問題。
濰柴藍擎X7 X1 EHPro156度平臺在-30℃下,續航達成率均高達85%。其中,EHPro156度平臺標載工況下-20℃續航達270km,減少用戶“虛電”焦慮。高效電驅橋與智能制動回收系統協同工作,冰雪混合路況能耗優化8%,避免冰雪路面打滑。
依托"三高測試"標準,濰柴藍擎新能源輕卡已完成吐魯番70℃高溫、5000米高原缺氧等極端環境驗證。黑河測試數據顯示,EHPro156度平臺電池包在連續低溫循環中保持溫差<2℃,實現實驗室數據與真實場景的精準轉化。
源于全球化研發體系支撐,秉持"為用戶造好車"核心理念,濰柴藍擎新能源輕卡“三高測試”強度遠超行業標準。通過極寒測試數據的開源共享,濰柴藍擎新能源正推動商用車寒區測試標準的建立,助力產業鏈協同升級。
只有戰勝極寒,方顯藍擎本色。此次測試不僅驗證了濰柴藍擎的技術突破,更推動新能源商用車從"能用"到"敢用"的質變。未來,濰柴藍擎新能源將繼續以“硬科技”為矛,破開新能源商用車寒區壁壘,為中國綠色物流注入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