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r id="s3paf"><u id="s3paf"></u></var>
      1. <label id="s3paf"></label>
        <table id="s3paf"><meter id="s3paf"></meter></table>
      2. <table id="s3paf"></table>

          <input id="s3paf"></input>
          汽車業競爭激烈更顯堅持自主創新重要--訪華菱星馬汽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漢如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商用汽車網    瀏覽:1282    2019-12-06 15:27:23

                 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及核心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記者日前采訪了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漢如,聽他講述華菱星馬和中國汽車業一起成長的追夢之路。“白手起家” 風雨兼程“建國70年,華菱星馬發展也將近50年,國家高速發展給企業發展帶來的機遇。”劉漢如說。“這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最近這40年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快速發展的時期。”1970年,馬鞍山市建筑材料機械廠(即華菱星馬集團前身)成立,主要生產建筑器械、建材器械、齒輪箱等一些簡單的器械產品。此后,上級主管部門安徽建材局推薦工廠引進日本的散裝水泥車技術,開始試制散裝水泥車。1979年,第一臺散裝水泥車問世。1980年開始批量生產散裝水泥車。

                 在整個70和80年代,工廠人少,技術非常薄弱,劉漢如回憶說。1994年更名為馬鞍山專用車制造廠時,企業資產不到幾十萬,凈資產為負,而負債率很高,資不抵債,經營十分困難。不過,這家骨子里有著一股“不安分”勁兒的企業,開始加強內部管理,深化改革,調動員工積極性,加大新產品開發,想方設法實現企業的突破。到1997年,企業凈資產達到280萬。后來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通過債轉股,增加資本投入,1999年將安徽星馬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改制為安徽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370萬。說起這段歷史,劉漢如不由感嘆道:“就是2370萬”,“基礎非常薄弱。”1996年,一款商品混凝土攪拌車的開發為公司今后的發展找到了出路,企業獲得快速發展,2003年實現了上市,凈資產達到近4億。不安于現狀的企業積極尋求跟日本三菱公司技術合作,組建了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在一無技術、二無資金、三無人才、四無許可證的基礎上,又開始籌備重型卡車業務,瞄準進口替代的目標。

                 2004年,第一輛重型汽車底盤下線,2010年首次跨入年產銷過百億汽車企業行列,2011年完成重組上市,2012年正式更名為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華菱汽車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017年,新能源汽車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2018年發動機工廠信息化項目基本建成……華菱星馬發展一目了然。創新為魂 緊抓核心“中國汽車工業幾十年的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離不開引進外資,學習國外的管理,但是也交了不少的學費,好多企業一味地依靠外資,沒有自主創新的能力,很多已被時代淘汰。汽車行業現在已經到了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時期,產能過剩、需求不旺,更進一步證明了堅持自主創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一味地買買買是不行的。”說起中國汽車企業的自主創新之路,劉漢如深有感觸。他自豪地說,“華菱星馬的成長史就是一部創新史,堅持技術創新的發展史,也是堅持自主品牌的發展史。”“2003年,華菱公司就下決心要堅持自主創新,發展自主品牌,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

                 未來的競爭,就像行業外的顛覆一樣,取決于核心技術,華菱星馬對此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劉漢如說,華菱星馬有發動機,有變速箱、車橋核心技術,有信心參與市場競爭。特別是在特種車、專用車行業,可以發揮優勢,錯位競爭。多年來,華菱星馬不斷進行技術改造,不斷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培養、鍛煉隊伍、引進人才,增強企業的實力和競爭力。企業十分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把一千多工程技術人員、核心骨干,幾百位管理人員當成企業的寶貴財富。人才是華菱星馬的自信心、也是發展的底氣所在。“好的產品、好的技術,沒有人才都是空的。產品是企業的立足之本,核心還是人才。”劉漢如說。堅持主業 追求卓越面對競爭的市場,劉漢如深有信心。他說,國內這些年重型商用車進步較快,技術升級、產品質量、出口服務、環保升級都做得不錯,從中長期來說,中國的商用車具有國際競爭力。華菱星馬未來將堅持重型商用車主業,不會選擇跨界發展。

                 談到未來的目標,華菱星馬在力爭做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型商用車企業方面已經有自己的設想:追求卓越,力爭處于第一方陣。在核心技術方面處于第一方陣。華菱星馬一直把擁有核心技術的華為作為自己學習的標桿。在劉漢如看來,沒有技術和產品,先進的管理也不會有用武之地。保持行業特色、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增強核心競爭力、完善重型卡車產品系列,提升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的競爭力等等都是企業未來需要做的工作。

                 在新能源、新技術領域爭取處在中國第一方陣。劉漢如認為,電動重卡在港口、礦區一些特定的場景下存在需求,此外,隨著城市環保的要求,大城市的渣土車、垃圾車、市政環衛車和攪拌車都可能會逐步被電動車取代。包括電動車、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以及無人駕駛、車聯網等前沿技術方面,企業都會加大投入,力爭有為。11月7日,華菱星馬汽車集團和協鑫集團、日本三井物產、國家電投租賃公司、中交興路和G7智慧物聯網等6家單位發起成立了中國電動重卡綠色聯盟,以期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實行協同發展。

                 對于自己的不足,華菱星馬十分清楚。在市場、品牌方面,企業將加大投入,補齊短板,同時發揮企業在管理和文化方面的優勢。中國要建設制造業強國,華菱星馬在新的時代將繼續奮發有為。

        1. <var id="s3paf"><u id="s3paf"></u></var>
            1. <label id="s3paf"></label>
              <table id="s3paf"><meter id="s3paf"></meter></table>
            2. <table id="s3paf"></table>

                <input id="s3paf"></input>
                最近2019手机中文字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