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自動駕駛作為汽車“新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迅速掀起研發熱潮。11月9日在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示范區內,上汽紅巖L4級自動駕駛水平的5G智能重卡投入示范運營,該示范項目由上汽集團、上港集團和中國移動聯合打造。
東海大橋上駛過5G智能重卡
在深水港物流園到洋山碼頭往返72公里的環線上,一個由數臺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組成的自動駕駛車隊正在行駛,這70多公里道路涵蓋了普通道路、高速公路、碼頭、堆場、夜間大交通流量等復雜的路況環境,更要命的是這條路每年有兩個多月會刮起7級以上的大風,在這樣的場景中實現自動駕駛,難度可想而知。
上汽集團的工程師們克服了許多難題,最典型的兩個難題為大橋上的橫切風和車輛在港區內的精準定位停車,前者如果處理不好,車輛在橋上受到7級以上橫切風的影響會偏離航線,會形成嚴重的安全隱患。而后者如果解決不了,車輛和集裝箱的裝卸效率就難以保證,進而影響到整個港口的運輸效率。經過步步攻關,具備防橫切風和定位停車誤差控制在3cm內的智能重卡研發成功。
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除了搭載AI人工智能、5G、V2X車聯通訊技術外,還將LNG發動機、AMT變速箱結合,這屬首創。
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具備多維度、多方位感知能力,能在前后約250米、左右各約80米范圍內精確感知交通參與者,能夠對行人、車輛和其他障礙物進行精確識別,在對此判斷后作出比人類更安全可靠的操控動作。
作為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洋山港在加速建設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港口方面從不止步,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的投入運營有望讓該港口單點裝卸作業效率提升10%,而東海大橋的通行能力也將提高100%。
走在行業前列
上汽紅巖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方面有著強大儲備。兩年前,上汽紅巖發布互聯網夢想重卡,開啟了其探索智能重卡之路,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亮相,而如今,5G智能重卡正式投入運營,其反映的是上汽紅巖在人工智能領域不斷追求卓越的決心。
眾所周知,在智能駕駛的應用上,重卡比乘用車實現起來更難,因為它要面對輕載、半載、重載等不同運輸工況,橫切風對每種狀態的影響不同,系統就要適應多種不同的運輸情況。另外,重卡體積大、盲區大,需要更精準、覆蓋360°的感知系統。
為了確保上汽紅巖5G智能卡車安全運營,工程師們“窮舉”了5.5萬個場景,比如前面綠燈等有行人橫穿馬路怎么辦,右轉彎處有行人怎么辦等等,軟件要針對這些場景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而且它還要有能力不斷學習以變得更智能。
上汽集團副總裁兼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藍青松
為何要在智能駕駛技術上如此不遺余力?上汽集團副總裁兼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藍青松說:“汽車行業發展到最后一定是產業鏈的競爭,最關鍵的還是核心技術,特別是在未來轉型的時候,比拼的就是核心技術。智能駕駛技術屬于軟件,作為一家汽車企業,連軟件開發能力都沒有,怎么參與未來競爭?”
顯然,不管是從理念上還是從產品、技術儲備上,上汽集團都做到了快人一步、先發制人,這也讓它比別人早一步拿到了通往未來之門的金鑰匙。
好戲還在后頭
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的示范運營只是上汽智能汽車大規模運營的第一步,藍青松表示,從上汽集團的布局來說,商用車會是前瞻技術率先得到應用的板塊,上汽要分兩個步驟來實現智能汽車批量運營,第一步,2020年進行小批量示范運營,之后再用三五年時間實現大批量商業化運營。
藍青松表示,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一旦在洋山港示范運營成功,便具備了可復制的模式,重慶港等港口也有望實現與上汽集團合作,“等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運營數量達到1000臺的時候就具備了大規模運營的基礎,重卡每年的銷量100萬臺,1000臺就是千分之一,因此,智能重卡占有率達到千分之一的時候大規模產業化時代就要來了!”藍青松說。
上汽紅巖總經理樓建平
上汽紅巖總經理樓建平也介紹了上汽紅巖在智能重卡產品方面的布局,“從2017年亮相互聯網夢想卡車開始,上汽紅巖就站在了上汽集團這個巨人的肩膀上,此次投入運營的智能重卡是LNG+AMT的組合,未來,燃料電池重卡將會是重要方向。”
“現在上市的是第五代產品,明年第六代產品會推出,而第七代產品已在研發中。”藍青松補充道。
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的投入運營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我國港口發展而言,智能重卡進一步推進了智能化港口的建設速度,對于汽車行業來說,它讓汽車的自動駕駛時代離人類又近了一大步,對于卡車生產企業來說,上汽紅巖智能重卡的打造成功給其他企業帶來可借鑒范本,對于卡車智能化進程必將產生巨大推力!而對于卡車用戶來說,上汽紅巖5G智能卡車能降低運營成本、進一步提升安全性,成為他們致富路上真正的夢想重卡。
責編|驚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