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氫能進入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201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氫能源首次寫入 《政府工作報告》,全國各地超17個省市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氫能發展路線圖,逐步明確氫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明細,并陸續出臺多項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氫能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尤其一些地方及代表性企業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開始逐步搶占產業鏈技術制高點。
2019年11月8日,由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政府、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嘉定氫能港、上海同濟經濟園區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下稱:上燃動力)承辦的以“為氫能商業化探尋動力源”為主題的上海嘉定氫能港產業與技術研討會在滬舉行。
會上,長城控股未勢能源旗下上燃動力重磅發布第三代超越-300E型100kW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產品,系統部件級國產化率實現100%,這標志著國產氫燃料電池發動機自主產業成功向全功率化技術邁進。
據了解,此次上燃動力發布的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較當前市場主流產品成本下降28%,主要應用于公交客車、中重型載貨車等,規劃2020年下半年正式投入量產。
中國汽車品牌集群主席、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王菊、嘉定區科委主任陳蘊珠、安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項平、上海市科委高新處副處長肖菁、嘉定區經委副書記徐慧、同濟大學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上海交通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薄板結構制造研究所所長來新民、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汽車學院副院長魏學哲、上海市金山區經委副主任鐘俊浩、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車科創功能平臺有限公司總經理繆文泉、江蘇龍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石俊峰、國金證券研究所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張帥等政府部門領導、業內權威專家、學者及媒體界、金融界代表等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100kW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突破國產“卡脖子”技術
2001年,在國家 “863 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提出的實現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產品化和產業化目標大背景下,作為國內率先布局氫燃料電池領域核心企業之一的上燃動力,成立于上海嘉定區,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原科技部部長萬鋼出任第一任總經理。
2018年,長城控股入主上燃動力,并于2019年4月成立未勢能源,將上燃動力劃入未勢能源旗下,協同長城氫能整體戰略布局,開始深耕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領域,向產業鏈上下游滲透。長城控股入主至今,上燃動力已逐步實現技術水平跨越式發展。
上燃動力總經理王亞波指出,本次發布的第三代燃料電池發動機“超越-300E”產品,不僅是上燃動力秉承氫燃料電池系統優秀研發基因,在產品迭代創新方面取得的階段性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未勢能源深耕核心部件正向研發,推動氫能產品化落地的重要里程碑。
上燃動力總經理王亞波
與會專家評論支持,上燃動力“超越-300E”產品的發布,將為推動國內氫燃料電池產業商業化進程平添巨大動力,深具里程碑意義 。
超越-300E(100kW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
據悉,“超越-300E”是一款額定100kW的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相較于國內30kW-60kW常規型系列,嚴格按照車用標準及規范,專門重點針對商用車市場痛點,為進一步滿足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型工況需求、豐富應用場景,正向設計研發出的大功率性能發動機。
超越-300E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指標
該產品采用全新平臺,高集成度設計,通過一體式絕緣結構、內絕緣式及阻斷式工藝,首次全面實現內絕緣設計。基于FC-動力電池能量匹配策略及運行線路優化策略,相較于當前市場主流產品,氫耗降低了10%,效率提升了4.5%,成本下降約28%,系統部件級國產化率實現100%。具有功率大、額定效率高、成本低等特點,其功率密度、環境適應性及安全性能等級均可比肩于國際先進水平,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全領域開發能力,已打破業內多項技術壁壘,適用于國內各種車型,并重點圍繞中、重型汽車領域提供“零排放”氫燃料電池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公交客車、中重型載貨車等,規劃2020年11月正式投入量產。上燃動力副總經理吳兵表示,提高燃料電池電堆體積、重量比功率,其核心點就是要提高電堆的工作電流密度,從系統集成技術,到高低溫啟動技術,再到耐久性、安全性等方方面面各個環節,要想達到從 5000h~10000h覆蓋整車全壽命使用周期,能夠趕超國際技術水平,每一步發展都需要通過自主技術創新撕開突破口。
上燃動力副總經理吳兵
吳兵指出,市場能否接受燃料電池汽車,其關鍵點還是取決于“性價比”問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燃料電池的成本已經下降了約80%左右,但是這個水平還遠遠不夠支撐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落地運營,尤其體現在關鍵零部件及核心材料上面,‘降本增效’我們更是不遺余力,我們的產品系統部件級國產化率實現100%,相較于國內市場主流品牌成本下降約28%,這在國產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不難看出,每一組簡單的數據背后,往往都意味著最難的堅持,而每一項技術指標的提升與突破,也就意味著燃料電池汽車落地運營越來越接近商業化目標。
未勢能源資本運營總監周亞鯤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未勢能源氫能產業鏈全系列產品已經具備了商業化的條件,將在合適時機啟動對外融資工作。
會議沙龍環節,來自汽車業界的多位專家對上燃動力此次推出的新品均給予積極的肯定性評價。
中國汽車品牌集群主席、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表示,此次會議沙龍有兩個最實實在在的事情要突出出來,一個就是上海嘉定氫能港如何發展,第二個問題就是上燃動力今天發布了一個新產品如何發展,這兩件事情一個是代表了我們未來的氫能在區域里面以哪個區域為代表能發展起來,一個是我們應該培養一些頭部企業,誰能成為頭部企業。他希望上海嘉定氫能港能成為中國氫能源發展區域里面的核心、骨干、帶頭作用的區域地位,把長三角帶起來,把中國帶起來。
環同濟創智城管委會副主任邱鵬表示嘉定氫能港方面規劃通過五六年時間的努力就形成一個區域,形成300—500億產值。按照這個目標的實現,應該是在國內當中能夠占有一席之地的氫能產業,真正在中國的氫能產業當中做出我們嘉定的有效的貢獻。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亞波表示希望通過這個研討會能夠推動我們嘉定區氫能港的建設,也通過這個論壇呼吁嘉定能夠在頂層設計在落地執行方面能有一些加強。
助力嘉定成為世界競爭力最強“氫能港”
據王亞波介紹,長城控股目前已發展為經營多元化的集團化企業,立足于汽車行業,深耕汽車全產業鏈,業務拓展至多個領域。未勢能源作為其氫能版塊布局中關鍵一環,目前已經組建起一支數百余人的世界級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團隊,絕大多數擁有十年以上燃料電池、儲氫、加氫、制氫、運氫技術、整車集成等領域工作經驗,未來重點圍繞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核心技術,打造世界最具競爭力的核心產品,涵蓋高性能膜電極、高功率密度電堆、高效率燃料電池發動機、高壓車載儲氫瓶、高集成度瓶閥等,并將策劃實施氫液化及液氫加氫站示范項目,致力于為燃料電池汽車及氫能產業提供最具性價比的產品及服務。
王亞波指出,上燃動力作為未勢能源的子品牌,目前已擁有完整的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集成與控制的開發體系和綜合服務能力,形成了以燃料電池發動機為核心的產品研發和生產供應能力,未來重點依托長城控股整體戰略優勢,主要面向乘用車、大巴、卡車、無人機、叉車等應用領域,為客戶提供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整體解決方案,助力整個長三角地區氫能產業體系建設。
長城控股產業鏈布局
據悉,在更早之前,長城控股助力嘉定搶抓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風口”的步伐早就已經邁出。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嘉定安亭“環同濟創智城”掛牌的首個“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園”,便是主要依托上燃動力進行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的開發建設的,尤其在長城控股正式入股上燃動力,將其納入氫能板塊“未勢能源”麾下之后,上燃動力同時也擁有了其國際頂尖級研發團隊及核心技術資源的強大支撐,開始逐步向上下游產業滲透,陸續推出了國內首個85kW乘用車燃料電池系統、30kW燃料電池系統、全新一代全功率金屬板水冷電堆模塊以及低成本Ⅲ型/Ⅳ型儲氫瓶、高集成度70Mpa高壓儲氫瓶閥等一系列氫能技術成果,再到時至今日重磅發布的100KW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一系列“大手筆”動向持續引發業界無限猜想與熱評。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8月,上海“氫能港”落戶嘉定不足百日,長城控股與嘉定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華東總部基地正式落戶嘉定,成為繼保定之后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直接輻射整個長三角地區市場,并形成 “新四化”板塊產業新布局,分別是:氫能產業全國總部、零部件及其他創新性項目上海研發中心、共享出行華東總部和智能網聯全國研發總部,在安亭成立項目公司。長城控股氫能產業全國總部,將重點形成以未勢能源旗下——“上燃動力產業園”為基礎,布局氫能產業生態鏈各環節,包括氫能技術、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零部件、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整車的研發、試制、生產制造。
時至今日,僅兩月之余,借勢“氫能港產業與技術研討會”之契機,圍繞上燃動力再次揮出又一記“重拳”——重磅發布100kW大功率燃料電池發動機,我們可以看出長城與嘉定的關系,似乎注定要緣分“匪淺”。
另外,隨著全球各國及眾多龍頭企業的不斷入場,氫能在全國范圍內大有“燎原”之勢,區域化發展氫能產業已經逐步成為業內共識。從全國層面氫能產業布局來看,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氫能產業建設并不比珠三角區域弱,上海市作為國內汽車產業的集聚地,深厚的汽車產業基礎具有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先天優勢,可以說有著領跑全國的底氣。
當下,長城控股憑借嘉定“氫能港”發展的契機,其氫能板塊擁有了更多呼之欲出的發展良機,而對于上海來說,長城控股 “新四化”領域的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模式的入駐,也必將進一步盤活嘉定區的技術創新發展,尤其各版塊之間的協同聯動效應,也必將助推 “氫能港”建設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 “氫能港”未來愈加可期。
引領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進入“全功率技術時代”
當前,隨著全球新能源體系大規模發展,氫能憑借其優異的綜合特性,成為國際能源變革的重要選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由于氫燃料電池發電原理是電化學,車用效率比較高,可達到60%左右,與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相比,更適合于大功率、長程的運輸,尤其在公交車和重載車方面應用領域有明顯的優勢,這也是燃料電池車能夠代替柴油車的關鍵點之一。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目前,國內研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大多在30kW到60kW之間,不能滿足重卡功率需求,中國車用燃料電池技術要想在國際上具備競爭力,提升燃料電池系統功率、體積比功率、低溫啟動性能、系統壽命和耐久性是當前重點任務,我國氫能產業發展雖漸具規模化,但諸多短板猶存,單純的靠市場應用倒逼產業與技術進步談何容易。
誠然,任何因素都無法阻擋國內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步伐與信心。如何快速實現商業化進程,成為推進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的積極動因,尤其對于新能源汽車領域“后起之秀”的長城來說,要考慮的不僅僅只是技術指標的超越,如何商業化運營,才是真正壓在肩頭一座大山。
事實上,上燃動力已經率先實現了燃料電池車的商業化運營。
相關資料顯示,上燃動力憑借多年來深厚的技術積淀及市場優勢,使之參與了所有關乎于國家形象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包括2008年北京奧運會20輛帕薩特領馭燃料電池轎車、2010年上海世博會173輛各型燃料電池汽車,2004-2011年間,上燃動力連續四次參加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挑戰賽——必比登國際新能源汽車挑戰賽,與奔馳、奧迪等國際知名車企同臺競技,2007-2013年間,榮獲多次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及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截止到2019年3月底,上燃動力累計申報專利118項,授權84項。其中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64項,累計運營車輛近300輛,總運營里程113萬公里 。同時,規劃2022年正式推出燃料電池車隊助力冬奧會,2023年將推出比較成熟的量產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并將陸續突破100kW以上級,引領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向全功率技術邁進。
上燃動力作為未勢能源的子品牌,其背后諸多的輝煌業績,為未勢能源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數據參考,也為長城控股氫能產業鏈整體布局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實力的提升及優化創新結構提供了獨特優勢支撐。
長城布局氫能事業由來已久,且在“新四化”戰略布局中占據了極其重要地位。目前,在氫能領域已逐步形成未勢能源、上燃動力和氫能技術中心三大板塊,業務內容涵蓋氫能研發、測評分析、儲運、商用推廣多個產業鏈環節。而未勢能源作為長城控股氫能板塊的獨立化市場運營主體,其成立初衷就是以開放心態與全行業“共創、共享、共贏”,主要立足于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正向研發,并與行業上下游共同探索創新氫能商業化模式,而有了上燃的加入其競爭優勢更加凸顯,此次攜手重磅發布的100kW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標志著長城控股已經開啟了氫能技術商業化進程落地。
責編|驚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