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出現正在徹底改變商業生態圈,也讓物流有了全新的標準。
上個月,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在外循環中,疫情干擾和俄烏沖突讓各企業對國際供應鏈布局有了新的思考;而在內循環中,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則深刻影響著生產要素的分配和協同。兩大背景或給物流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中國物流未來有五個發展趨勢:外包化、集中化、數字化、國際化、一體化,這將帶動中國物流實現跨越式發展。快遞、快運、車貨匹配、即時配送、跨境電商物流、航空物流、貨運代理、大宗供應鏈、化工供應鏈、制造供應鏈、消費供應鏈、物流科技12大賽道被廣泛看好。
不難看出,在賽道估值上,物流行業處于成長性賽道,在疫情下更是重要性凸顯,同時,國內大市場建設也催生出了對物流的剛需。物流行業正在出現“巨無霸”企業和規模龐大的物流平臺,這必然會推動對高端重卡的市場需求。
那么,什么樣的產品能讓重卡企業在新物流時代破圈兒?
國美零售的公告
8月22日,國美零售在公告了一系列業務重組和資產注入計劃后,終于復牌。一開盤,成交量放大,不過,臨近午盤,國美零售股價下挫,最終收跌。
國美零售公告顯示,公司將安迅物流部份股權注入上市公司,以進一步專業化地做好售前售中售后全服務閉環及增值服務的盈利能力。
由于安迅物流此前曾傳出要單獨IPO,因此,其被裝入資產包,讓市場頗為意外。而安迅物流估值幾何,也引發外界猜測。
國美此番“聚焦主業、輕裝上陣”,將更多的注意力收攏在家電垂直賽道上,意味著其旗下物流公司——安迅物流,將獲得更多的資源投入和戰略側重,有望順勢搭建護城河,提升在合同物流細分領域的影響力和排名,儲備創收能力。
國美將降大任于安迅物流。
助力全零售生態共享
2021年,國美開啟零售業轉型之路后,依據“家·生活”的戰略藍圖,打造了“線上、線下、供應鏈、物流、大數據/云和共享共建”六個平臺。
物流平臺顯然是串聯這幾大平臺的關鍵。
在末端,安迅物流主要通過壓縮端到端的路徑,實現了配送速度的全面升級,達到了快至半小時的履約交付。特別是在想象力巨大的下沉市場當中,鑒于安迅物流在全國鄉鎮市場配送網絡的優勢,國美加碼安迅物流將進一步幫助其觸達到五億鄉村消費人口中去。
黃光裕把安迅物流定位為物流平臺化公司。這讓國美不再是以前的傳統零售商城,也不是當下火熱的互聯網電商平臺,而是一個二者結合基礎上又將相互之間的優勢融合打通的全新物種——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這顯然更貼合零售行業的本質,也更有可能推動零售消費體驗升級。
打通物流,就像打通新零售的任督二脈。
大航海時代
2022年1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下文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現代流通體系加快建設,商品和資源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商貿、物流設施更加完善,國內外流通網絡和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流通業態模式更加豐富多元,流通市場主體更具活力。這意味著國家對商貿流通領域發展的支持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同時,《規劃》明確表示要培育優質創新現代流通企業。支持流通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增強創新創造力和核心競爭力。
中金研究告訴我們,中國第三方物流有望迎來大發展,外包比例加速提升,龍頭有望享受;中國物流有望享受行業份額提升雙重催化,并像美國一樣實現規模集中和利潤率提升。集約化的物流將能夠幫助整個經濟運行降低成本,同時中國在5G和AI技術領先,或將引領物流實現趕超。
從追趕到超越,中國物流行業已經駛入“大航海”時代,物流鏈路的底層重構涉及人、貨、車、場、路,每一個環節都有機會創造新的價值和潛在的商業機會。
要想出海,是時候祭出好船了。
高端重卡賦能物流
我們從防疫常態化后的新聞中不難看出物流行業的迫不及待。
8月15日,“成渝電走廊換電重卡”項目啟動儀式在成渝高速公路資中停車區舉行。資中停車區換電站建成后,每日可為200臺電動集裝箱卡車提供換電服務。
8月16日,智加科技聯合摯途科技、助力一汽解放打造的J7超級卡車批量交付給榮慶物流,此次交付的車輛是100臺自動駕駛重卡訂單的首批交付,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前裝量產自動駕駛重卡訂單。
8月23日,福田戴姆勒和上海佳軒物流舉行戰略合作交付儀式。會上,歐曼通過深入挖掘并精準定義物流快運等細分場景客戶用車需求,打造的自動擋重卡批量交付上海佳軒物流。
與此同時,高端重卡迭代升級的速度正在不斷加快。國內重卡市場的競爭已由拼價格、堆配置向重品質、多元化發展進階,大馬力、智能化、高效節能已成為各家企業深耕的重中之重。
2022年以來,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福田歐曼等多家企業均持續加大在高端重卡市場的投入力度,一大批全新車型密集上市,如解放鷹途、重汽黃河、東風天龍旗艦GX、歐曼銀河、柳汽乘龍T7旅行家等。
以高端重卡為核心的智慧物流運輸解決方案,正在積極地為物流行業匹配合適的翅膀。
從產品到解決方案
好產品、好平臺、好服務,新零售管物流要,物流管車企要。
自疫情爆發以來,干線物流運輸市場呈現車速更快、運距更長、油耗更低的新趨勢,據行業大數據分析統計,平均車速逐年提升6%以上,單趟運距逐年提升16%以上,油耗逐年降低3%以上,這些都印證了行業發展的新需求。
干線物流拼的就是運輸效率,特別是長途干線物流運距動輒1000km以上,人歇車不歇,運行車速快、故障率低是用戶選車的第一先決條件,也是上游客戶對其考核準時率的核心指標。
在滿足低故障率的同時,更經濟的油耗指標和行車安全也不可或缺,另外,質保內無條件免費上門服務和免費救援,也能夠進一步保障車輛的高出勤率。
不同業務的物流車隊面臨著不同的運營工況,對整車的需求也有一定差異,但綜合來看,車速更快、動力更強、油耗更低的大馬力高端重卡,是目前市場上最為火爆的產品之一。
同時,全新的人工智能物流網絡技術產品與方案,也正在推動存在諸多痛點的物流產業,實現智能化升級。面向物流樞紐應用和面向高速干線物流場景的解決方案正在加速落地。
自動駕駛卡車在賦能物流運輸方面已經展現出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市場潛力。
自動駕駛卡車的經濟性要明顯優于傳統燃油重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增加卡車運行時間,二是降低司機成本,三是提高燃油經濟性。根據其測算,自動駕駛卡車可最終讓成本下降45%。
主線科技已打造了一支近50輛規模的干線物流自動駕駛卡車車隊,攜手京東物流、德邦快遞、申通快遞等合作伙伴開展專線運輸業務,累計運輸里程突破120萬公里,超過1500次單邊循環,并且將依托港口物流樞紐和高速干線物流場景,以及未來可能拓展的城區物流場景,搭建起一個無邊界的自動駕駛貨運網絡。
友道智途也將把港口、物流園區等商業化的場景“點”通過干線物流串聯起來,形成“線”,最終聚成“面”,從而打通園區物流和末端物流的全業務鏈路,形成全場景全業務鏈自動駕駛網絡。
在商用車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風口來臨之際,已有包括小馬智行、嬴徹科技、宏景智駕、主線科技和友道智途等多家自動駕駛公司選擇與整車廠合作開發自動駕駛卡車,多家自動駕駛企業與物流公司聯手拓寬應用場景,推動商業化的落地。
未來,國產智能卡車將努力推動不同業務場景之間的互聯互通,打造一張暢通無阻的運輸網。主線科技將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物流網絡,串連起“港口自動駕駛”與“干線物流自動駕駛貨運”兩大業務場景。
此外,集成維保服務、金融服務、保險前后端和配件一體化等的綜合服務,也需要通過服務平臺進行技術鏈接,將整車銷售、保險服務、金融服務、配件供應、維保服務和新技術服務等上下游服務串聯成閉環,并且可覆蓋全國區域。
從商用車圈兒到物流圈兒,從機械制造圈兒到智能制造圈兒,商用車企業正在智慧物流時代不斷破圈兒。作為智慧物流運輸解決方案的核心,“車”將成為更重要的載體,不僅承載貨物,還承載數據,承載信息交互,承載服務,承載不斷的創新與拓展。
智慧化物流的大潮已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