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10月數據顯示,客車產銷分別完成35.8萬輛和36.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4%和2.5%,延續了上月的下降態勢。
客車產銷整體下降,其中大型客車和中型客車產銷下降。但輕型客車產銷上升,主要是受到物流市場需求擴大的帶來的利好影響。
10月份大中型客車銷量3.83萬臺,同比增長-7.5%,環比增長-1.3%。1-10月累計大中客銷量9.5萬臺,累計增速-3.8%;10月份銷量0.82萬臺,同比增長-39.6%,環比增長-25.9%。上年大中型客車銷量表現較強,同比增長出現高增長,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車的搶補貼行情,今年3-8月客車表現較強,搶補貼效應明顯。在補貼退坡后,10月相對低迷也屬正常。
今年11月1日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商用車新生態高峰論壇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關于《道路貨運市場的變化》的主題演講中提到:
物流市場的運輸需求一直在增長,同時公路貨運的平均運輸距離正在持續縮短,逐漸回歸到短途運輸與配送市場。
如今“雙十一”活動的火爆程度也側面反映貨運物流市場的極大需求,而這種公路市場的變革正在促使輕型客車中的物流車型銷量增長。今年10月的客車分車型銷量顯示,輕型客車銷量比上年同期增長5.2%。
同時運輸結構的轉變,使得輕型客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責編|驚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