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一再表示,對四季度車市的表現仍有一定信心,9月產銷數據降幅也有所收窄,但10月14日舉行的2019年9月月度產銷數據發布會仍籠罩在一種沉悶的氛圍中,面對前三季度市場的表現,大家對今年車市顯然缺乏信心。
前9月產銷降幅收窄 但同比-5%的預期目標難完成
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0.9萬輛和227.1萬輛,比上月分別增長11%和16%,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2%和5.2%,產量降幅比上月擴大5.7個百分點,銷量降幅比上月縮小1.7個百分點。9月汽車銷量同比降幅收窄,1-9月的降幅也比1-8月收窄0.7個百分點。1-9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1.4%和10.3%。
盡管降幅收窄,但這一降幅仍沒達到中汽協的預期,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表示,從今年9月產銷數據完成情況看,與上月相比,呈現了明顯回升,行業銷量同比降幅也比上月有所收窄,但降幅依然較大,延續了去年7月份以來的下降態勢,我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5個月同比下降,其中新能源汽車也連續3個月下降,消費動能仍處于不足狀態。從乘用車車型看,本月所有車型同比均呈現下降,企業面臨的壓力沒有有效改善;商用車相對較好,本月產銷均呈現正增長。三季度,在一系列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政策作用下,汽車產銷降幅出現了收窄。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嚴峻,世界經貿增長放緩,在全球經濟下行、國內結構性矛盾突出以及中美經貿摩擦的背景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經濟仍運行在合理區間。盡管宏觀經濟總體穩定發展,我國汽車工業在消費信心不足、部分地區提前切換國六標準等不利因素影響下,總體表現較弱,尤其是上半年更是出現了10%以上的下降。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如果沒有力度明顯的政策支持,今年車市很難實現年初預測的較去年下降5%的目標。
乘用車9月銷量降幅小有縮窄 商用車表現稍好
9月,乘用車產銷分別為186.5萬輛和193.1萬輛,比上月分別增長10.1%和16.8%,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7.9%和6.3%,產量降幅比上月擴大7.2個百分點,銷量降幅縮小1.4個百分點。1-9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507.5萬輛和1524.9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3.1%和11.7%。“金九銀十”的傳統車市旺季,雖然乘用車9月銷量降幅收窄,但是是建立在去年基數降低的基礎上,而且受國家總體經濟形勢影響較大的車市要想結束連續15個月的下滑,仍很難。尤其是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再次下降。
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72.7萬輛,同比下降9.8%;市場份額為37.7%,下降1.5個百分點。
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強調,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品牌競爭力較弱的中國品牌面臨更大的壓力,而企業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在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上不斷完善。
相較于乘用車,商用車市場表現稍好。9月,商用車產銷分別為34.5萬輛和34萬輛,比上月分別增長15.8%和11.6%;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和1.9%。本月重型貨車產銷分別完成8.1萬輛和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7%和7.5%。1-9月,商用車產銷量分別為307.4萬輛和312.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1%和3.4%。
值得關注的是,1-9月,皮卡車產銷分別完成32萬輛和32.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4%和4.9%,降幅大于貨車整體。
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下滑 全年銷售160萬輛幾乎不可能
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9萬輛和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9.9%和34.2%。這已經是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三個月的大幅下滑,引發各方關注。許海東認為,這主要是受補貼大幅退坡影響,補貼下降后,企業面臨虧損,對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生產促銷積極性降低。
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8.8萬輛和87.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9%和20.8%。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15輛和1251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7倍和7.6倍。師建華表示,今年160萬輛的銷量目標幾乎不可能完成。但許海東也表示,新能源汽車仍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需要在產品上進一步增加競爭力,讓產品真正滿足消費需求才能進一步打開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廣州、深圳等地對新能源汽車限購措施的放開,如果更多地方效仿該舉措或將提振這一市場消費,中汽協也對此抱有很高的期待。
責編|蘇小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