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平穩運行,部分指標穩中向好,而且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產能過剩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內需呈現疲軟態勢等問題也帶來一定的下行壓力。
得益于大量基建項目開工、國家及各地環保政策趨嚴、新能源政策不斷加碼等因素影響,2018年商用車市場延續了2017年的增長態勢。根據數據資源中心終端零售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商用車累計銷量184.0萬輛,同比增長7.8%。其中,貨車累計銷量165.8萬輛,同比增長6.8%,占比90.1%;客車累計銷量18.2萬輛,同比增長17.8%,占比9.9%。從車型結構來看,帶動商用車增長的主要是重型貨車和輕型貨車,占商用車的比重分別為30.7%和56.3%,合計比重達87.0%,2018年上半年銷量增長分別為7.2%和7.9%。細分市場來看,重型貨車的增長點是自卸車,而輕型貨車的增長點主要來源于汽油小輕卡。

2018年商用車月度銷量走勢
另外,據數據資源中心保有量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底,中國商用車保有量突破2500萬輛,較2016年的增量為211.4萬輛,大幅超過2014-2016年各年增量,究其原因,主要是新版GB1589和治超治限趨嚴造成的運力下降,帶動增購需求旺盛。

商用車保有量及增量走勢
二、2018年上半年商用車市場特征分析
1、2018年商用車市場增長以存量增長為主
2017年,在新版GB1589和治超治限新政策的作用下,導致重型貨車平均單車運力下滑約20%,促進了重型貨車的增購需求,尤其是牽引車市場呈現大幅增長,因此,增量增長是帶動2017年商用車市場繁榮的一個重要因素。而2018年上半年,新版GB1589和治超治限新政帶來的增購需求基本已釋放完成,但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城市實施限行政策或鼓勵淘汰老舊汽車的政策,商用車市場迎來換購潮,加快了不滿足環保要求的國三及以下車型的淘汰速度,需求增長轉換到存量增長。
從細分市場來看,由于限行主要是針對進出城區的車輛,因此,用于城區建設的渣土車以及城市內物流運輸類的貨車是換購需求的主要車型。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產品路權的不斷擴大以及市場認可度逐漸提高,新能源物流用車成為換購的重要選項,也促進了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2、合規轎運車產品市場需求增長明顯
自2018年7月1日起,違規轎運車禁止上路,行業內約有4.5萬輛違規轎運車將被淘汰。平頭牽引+掛車的運車量為6臺,而長頭牽引+掛車比平頭牽引掛車要多裝一臺,相對較低的購車成本使其成為市場熱銷車型,另外,中置軸轎運車可拉8-10臺,運輸效率更高,將逐步成為市場需求的主流產品。2018年1-6月長頭半掛車輛運輸車銷售5500輛,中置軸轎運車銷售7300輛,呈節節攀高趨勢。隨著治理超載超限的不斷深入、產品需求標準化,預計2018年轎運車產品銷量將突破3萬臺,未來3年內至少拉動10萬臺市場增量。

轎運車銷量走勢
3、天然氣重卡市場恢復快速上漲態勢
2017年10月開始,隨著供暖季到來,天然氣供應量緊缺導致價格暴漲,天然氣重卡銷量呈“斷崖式”下滑。2018年上半年,隨著天然氣“氣荒”問題解決,價格呈快速回落趨勢,天然氣重卡銷量呈快速上漲趨勢,1-6月累計銷量超過2萬臺,其中自5月份開始單月銷量突破5000輛,且呈持續上漲趨勢。
一方面,美國原油庫存超預期下降、原油供應出現不同程度減少、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等因素支撐國際油價連續大幅上漲,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八漲四跌一擱淺”的格局,另一方面,國家明確表示要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鼓勵使用清潔能源車輛,天然氣價格維持下降趨勢。預計 2018年下半年燃氣/柴油價格比持續下滑趨勢,天然氣重卡市場銷量保持快速上漲趨勢,全年銷量有望再次突破6萬輛。

天然氣重卡銷量、天然氣價格、柴油價格走勢
4、汽油類輕型貨車產品需求快速增長
數據資源中心終端零售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輕型貨車累計銷售103.6萬輛,同比增長7.9%,其中汽油產品銷售46.9萬輛,同比增長16.4%,占比45.3%,較2017年增長2.7個百分點。隨著排放升級帶來的成本增加和日趨嚴格的進城限制,汽油小輕卡憑借價格低、承載強、不限行等諸多優點很好的解決了微卡承載能力不足和輕卡不能隨便進城等問題,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是2018年輕型貨車的重要增長點。
皮卡方面,隨著進城解禁、取消駕駛室噴涂等政策的推進,皮卡高端化、乘用化進程加快,用戶的用車需求也在悄然改變,加之汽油發動機技術的發展,主流企業紛紛布局汽油機產品,如日產納瓦拉、上汽大通T60、黃海N3等,新產品自上市以來銷量取得快速增長。

輕型貨車分燃料類型比重走勢
5、窄體輕客、中巴市場持續萎縮,寬體輕客市場“獨木難支”
近年來,國內乘用車市場保持高速發展,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低端MPV與SUV的陸續上市,農村私家車普及率在不斷提升,農村客運市場的生存空間受到壓縮,中巴座位客車市場需求下滑。此外,“共享單車”與“共享汽車”正在逐漸替代微循環公交,進而中巴公交客車市場也在不斷萎縮,中巴市場整體表現低迷。另一方面,453號文件對窄體輕客市場產生持續影響,銷量大幅下滑,目前也僅在專用車領域有所發展。
隨著電商、零售行業的發展,城市物流市場的剛性需求將拉動寬體輕客以及物流類專用車的發展,城鎮化建設也帶動了作業類專用車的銷量增長。然而低端商務MPV、微客在城市物流領域與輕型客車形成激烈競爭,寬體輕客市場的增長態勢逐漸趨緩,輕客整體市場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6、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在政策驅動下再創新高
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在政策帶動下大幅增長,累計銷售4.6萬輛,同比增長167.9%,增速轉負為正,占商用車總體的比重為2.5%,較2017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
從月度走勢來看,1-2月受新能源補貼政策延續2017年及春節錯位影響,新能源商用車開局良好,同比增速分別達到94.8%和323.9%。1-2月共計銷售10924輛,同比增長112.5%,增速相比2017年同期轉負為正,2017年同期增速-10.6%。3月份市場銷量1658輛,與2月基本相當,環比微增0.1%,但受補貼政策過渡期影響,需求同比下滑22.8%。自4月份開始,市場需求呈高增長趨勢,各月同比增速都在100.0%以上,主要因為臨近6月12日過渡期結束補貼標準再次下調影響(6月12日正式執行2018年補貼政策),促使用戶提前購車,使得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出現大幅增長。4-6月共計銷售33049輛,同比增長239.9%,創歷史同期新高。

2018年新能源商用車月度市場表現
7、新零售模式下,商用車用戶關注點發生轉移
近年來,互聯網巨頭在線上零售戰場之外開始積極尋求新的增長點:2016年初阿里率先落地新零售物種“盒馬鮮生”,該模式探索初獲成功進一步加速新零售的發展。自此,以阿里和京騰為代表的兩大陣營大舉通過入股、并購、自建等手段快速布局新零售資源。
傳統線上零售的物流模式以“全國倉網+標準快遞”及“RDC/城市倉+落地配”為主,伴隨新零售模式逐步推進,消費者對物流及時性及服務性訴求不斷提升,逐步演進出以“及時配送”及“店倉一體(含前置微倉)”為核心的點對點物流配送模式,物流時效從以天為單位提升至以分鐘為單位。要求運力供應商具有及時穩定的運力保障、最優的成本控制以及優質的服務能力。因此用戶購車時對車輛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及網聯化、智能化關注度越來越高。
三、2018年下半年商用車市場展望
1、下半年宏觀環境不利商用車市場需求增長
下半年經濟運行仍然充滿挑戰,作為增長第一動力的投資受融資環境收緊、PPP監管加強等多政策因素的影響,回落概率較大,基建項目開工數量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金融市場低迷和房產市場調控帶來的預期變化,使得居民的財富預期惡化,消費增長受到沖擊;外貿方面,短期貿易戰風險上升;整體來說,2018年下半年經濟疲弱態勢明顯,預計2018年全年經濟呈現大L型下邊加W型波動,對商用車市場銷量增長構成一定的壓力。
另外,房地產政策會繼續從緊,牽涉的城市也將更多,限購限貸限價政策將多管齊下,不利于房地長投資規模增長,渣土車運輸市場需求規模將回落。在國務院7月份發布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煤炭、鋼鐵、水泥等“兩高”行業成為重點治理對象,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壓減過剩產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北方煤改氣行動等對大宗商品運輸市場需求增長造成較大壓力。
2、沿海港口貨物運輸逐步由公路運輸向鐵路運輸轉型
2018年底前,沿海北方六港煤炭運輸由公路改為鐵路運輸,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黃驊港的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按照北方六港1.2億噸的公路煤炭運輸量計算,至年底將有約2.5萬輛煤炭運輸車型(牽引車、自卸車為主)停運或轉型其它貨運市場,至2020年,按照沿海港口大宗貨物運輸減少4.4億噸計算,將導致大約9萬輛大宗商品運輸車型停運。隨著港口限運的推進,鐵路對長途汽運煤的替代影響將逐步顯現,導致運力飽和度升高,抑制煤炭、鋼鐵等運輸市場的用車需求。
3、短期內受政策驅動,商用車市場依然存在增長空間
2018年7月3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自2019年7月1日起,重點區域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數據資源中心保有量數據顯示,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汾渭平原國三及以下排放的中重型柴油車(N2類及以上)保有量約為260萬輛,考慮政府采取經濟補償、限制使用、嚴格超標排放監管等多種方式,將加快老舊車提前淘汰更新,帶動新車銷量增長。
4、新能源政策過渡期結束,上半年銷量透支及下半年補貼標準下調影響市場需求。
2018年上半年市場實現高增長,增幅達到167.9%,從時間軸角度可以看出,主要為消費者在二季度提前消費帶動為主。從車輛類別角度看,主要為大中客公交增換購為主。隨著下半年國家與地方補貼標準再次下調及上半年透支消費影響,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需求在下半年壓力加大,多數企業也紛紛減產,數據資源中心6月份產量數據顯示,新能源商用車產量同比下滑38.2%,較2017年同期下滑幅度增加了27.1個百分點,除輕客增長13.7%外,其余類別全部下滑。另外,受新能源汽車技術門檻提高、《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實施在即、企業利潤下滑以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停產等諸多因素影響,也給2018年下半年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需求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綜合以上因素,商用車市場短期內主要受政策驅動,在國三及以下排放車輛更新替換和國六排放升級預期等因素影響下,會對市場帶來一定增量,但受去年同期中重卡高基數以及新能源客車需求提前釋放等因素影響,預計2018年下半年商用車市場將呈現同比下滑,輕型貨車的換購需求或成為下半年增量的主要來源。

2018年商用車月度銷量走勢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