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能源革命帶來的張力撞開綠色能源時代的大門,一個恢弘的新能源生態快速崛起,上汽紅巖無疑已經拿到了開啟這扇大門的鑰匙。新能源重卡發展的曙光正在穿透積云,照耀而下。
在雙碳目標的加持和倒逼之下,新能源產業鏈在被不斷催熱。但是,對一個全產業鏈都亟待升級的行業,技術發展走向何方、成本如何有效控制、場景要如何落地、模式如何創新,都是橫亙在發展面前的問題和挑戰。
特別是,中國氫能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一直沒有形成氫的生態,2022年,這個生態即將到來。
上汽紅巖,已然置身其中。
新產品下線
2022年1月14日,上汽紅巖鄂爾多斯基地天隆工廠投產暨下線儀式正式舉行,這標志著全球首個萬輛級燃料電池重卡產業鏈項目已初現端倪。
上汽集團商用車事業部副總經理楊漢琳
上汽集團商用車事業部副總經理楊漢琳在致辭中說,上汽集團一方面在純電動、插電混動和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上積極布局、持續投入,在市場上加速投放新能源產品,另一方面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通過政企合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等方式,積極推進氫能產業鏈落地與產業化應用。
在上汽集團智能化、集約化、數字化生產理念的指導下,天隆工廠項目投產后將具備年產3000輛新能源重卡的生產能力,將與上汽紅巖重慶制造基地形成合力,更好地滿足新能源重卡市場的需求。
同時,項目投產后將進一步助力鄂爾多斯打造北疆綠氫城,加快鄂爾多斯建成全國最大的綠氫生產數字基地和燃料電池重卡應用基地,推進自治區氫能產業健康發展,在新能源賽道上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新賽道轉型
過去,中國用了100多年爬到了現在碳排放的“高峰”,現在要用30年的時間降下來,這個轉型,意味著跟它相關的所有行業,變革都要加速。
而在碳中和背景下,氫能的應用領域,主要還是在交通和工業領域。以氫燃料電池車為例,氫能在交通領域的應用,還面臨著核心技術成熟度不足、成本較高、產業鏈不完備以及標準復雜等問題。
2021年,受到終端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和國六標準切換的影響,重卡市場銷量同比下降14%,2022年前景并不樂觀。但是我們也看到,電動重卡在2021年整體低迷的重卡市場中異軍突起,銷量持續走高,重卡行業的新能源轉型已漸成氣候。
2022年政策或繼續為行業發展送來東風,各層面支持政策還有望持續疊加,預計燃料電池重卡將有明顯的放量,新技術、新應用場景的落地推廣也有望催生新的賽道。有專家預測,2022年電動重卡的產量將實現三倍增長,達到4萬輛以上;氫燃料重卡銷量將達到3500輛。
在上汽集團商用車“新四化”戰略指導下,上汽紅巖率先搶占重卡“碳中和”新賽道。在這條“新賽道”上,上汽紅巖于2019年就推出首款紅巖氫能自卸車,經過多次的技術迭代升級,上汽紅巖氫能重卡具備了強耐候、大功率、長續航的優勢特點,自推出以來獲得了良好市場反饋。
新征程布局
新征程上,上汽紅巖始終以市場、用戶需求為導向,在商業化落地方面不斷突破,為行業樹立起綠色物流出行標桿。2021年7月,上汽集團與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戰略協議,上汽集團及旗下上汽紅巖、捷氫科技將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投資建設全球首個萬輛級氫能重卡產業基地;10月,上汽紅巖汽車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與內蒙古捷氫科技有限公司在鄂爾多斯市揭牌、奠基,全球首個萬輛級氫能重卡產業鏈項目正式啟動;11月,上汽紅巖交付鄂爾多斯市用戶的首批氫能重卡正式投入運營,實現露天煤礦運輸場景商業化落地,助力當地煤礦綠色運輸高質量發展。
在 “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新能源重卡市場正成為眾多車企爭相布局的新賽道。而重卡的新賽道并不只是體現在動力轉變,還在于車輛智能化水平全面進化。智能重卡不僅能大幅提升運營效率,而且全面保障運營安全。這些優勢帶來重卡行業未來建立全新供需關系,也驅動重卡行業市場格局迎來重新調整。
上汽紅巖在新能源化、智能化、網聯化、定制化等方面全面布局和技術儲備,已經在新能源重卡市場表現出明顯優勢,在新四化的“新賽道”上無疑走在前面。在“新賽道”布局,多個項目落地,市場銷量表現出色,上汽紅巖產品不斷獲得業內稱贊和消費者口碑。
新生態崛起
如果從數學角度來看,所謂碳中和就是一個抵消的過程,然而當我們站在更高層面,這并非僅僅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氫能是一個比較長的產業鏈,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一個環節做得好,而整個產業鏈跟不上來,最終目標也無法實現。這就需要氫能生態的建立。
2021年以來,鄂爾多斯市蒙蘇經濟開發區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開發區2021年共實施重點項目35個,總投資155.14億元。鄂爾多斯堅持以“雙碳”目標倒逼產業轉型、以能源結構調整帶動經濟結構轉型、以新興產業推動經濟轉型,打造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樣板。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委書記華瑞鋒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委書記華瑞鋒說,伊金霍洛旗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能源保障基地,近年來大力發展動力電池、光伏光電、新能源汽車制造等新興產業,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新路子。下一步,鄂爾多斯將全力打造新能源發展高地,把推進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集能源生產、裝備制造、應用示范于一體的“風光氫儲車”產業集群,推動產業結構整體優化升級。
由此可見,“風光氫儲車”產業已經成為伊金霍洛旗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和零碳產業的重要內容。在不久的將來,中央和地方的政策還將不斷疊加,燃料電池示范應用城市群有望擴容,產業頂層設計也有望出臺。行業“游戲規則”和政策體系的確立,將為產業發展帶來東風,有助于激勵規模化、技術領先的龍頭企業脫穎而出。
上汽紅巖無疑已經走在了前面。
未來2~3年的重卡市場將是一個存量市場,而新能源重卡就是大的存量市場下的增量市場之一,氫燃料重卡亦身處其中。
氫能發展真正的風口有賴于理想化的新能源網絡的建立,這將是一個電和氣結合在一起的能源互聯網形態。
構成其中重要一環的氫燃料重卡,將在全生命周期中如何降本增效,如何推動產業鏈構建一個真正彼此賦能的生態?
也許上汽紅巖很快就會給我們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