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很多生活在鄭州的人一樣,高明旭的朋友圈也時常被“藍天白云”和“四面霾伏”輪流刷屏。放在以前,“大氣透明度”對高明旭而言,只是茶余飯后偶爾談到的話題,但從2021年12月30日起,情況發生了變化。
這一天,作為鄭州啟軒土石方基礎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軒)的總經理,高明旭成為鄭州市二七區首批純電動渣土車的“第一責任人”——當天,63輛宇通純電動自卸車交付啟軒,從此,高明旭和他負責經營的啟軒,與鄭州的藍天白云產生了強相關。
先算社會賬:“雙碳”這道必考題,啟軒+宇通率先交卷
通常來說,運輸企業換車,總是從收益的角度出發算“經濟賬”,但穿行在城市的渣土車,首先需要計算的是“社會賬”,就像博爾赫斯所說,“凡事總有一個經濟學的解釋,但除此之外,也有其他解釋”。
受自然稟賦影響,河南是典型的能源消費大省,尤其是鄭州這樣的重要樞紐城市,每年排放的污染物總量驚人,而每每提及此,渣土車總是繞不開的話題。“渣土車給老百姓的印象,就是‘渾身是土,尾巴冒煙’的污染大戶,再加上時常爆出的渣土車傷人事件,甚至有人說,看到渣土車要躲遠點。”身處渣土清運行業的高明旭,也曾對這些問題感到頭疼,“我們也想改變,更希望渣土清運能成為受人尊重的行業。”
憑一己之力改變行業形象當然不易,但自上而下的“雙碳”革命,讓高明旭看到了機會。“‘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政府的莊嚴承諾,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高明旭說,使用純電動車輛,就是渣土清運行業為“雙碳”目標做出的貢獻,“我計劃把車隊在用的150多輛自卸車陸續換成純電動自卸車。”
談到為何在眾多產品中選擇宇通,高明旭說,這是“自然而然的選擇”。“很多鄭州人和我一樣,對純電動車輛的最初印象,就是行駛在街頭的宇通純電動公交車,從某種程度上說,宇通就是鄭州人心中純電動商用車的代表。”在談到宇通純電動自卸車時,高明旭表示,啟軒選擇宇通,不僅僅因為他是本土品牌,更多的是看中了他的技術能力和產品實力,“一方面,宇通做純電動客車已經有20余年歷史了,相關技術早已非常成熟,另一方面,選純電動車型主要看三電系統,宇通的高可靠電池、性能穩定的驅動電機、技術先進的電控系統都處于行業先進水平,用宇通的車,放心。”
如今,啟軒采購的宇通純電動自卸車已經投入使用,從二七區第一個主動提出購置純電動自卸車的需求,到二七區第一家運營純電動渣土車的渣土清運企業,啟軒成為鄭州新能源渣土車推廣路上的示范排頭兵。
再算經濟賬:“盈利”這道必答題,啟軒+宇通拿下高分
啟軒的駕駛員,最先發現這抹“新綠”帶來的驚喜:“宇通純電動自卸車有360度攝像頭和疲勞駕駛識別,開這車上路,心里踏實了好多。另外,純電動車沒噪聲,不但開起來舒適,還能更好地發現周圍環境的異常,省心又安全。”
高明旭看到的,是這抹“新綠”帶來的新機遇。“如果在電價優惠階段給車充電,成本比之前的傳統車輛能減少三分之一。”高明旭介紹說,運輸企業的各項成本中,駕駛員工資、維保等很難大幅降低,而占到車輛TCO近三成的燃料成本,卻有很大的降低空間,“純電動車型讓公司車輛的運營成本大幅降低,這意味著我們今后的利潤空間更大。”
另一個機遇是路權優勢。為控制排放量,在鄭州,柴油、天然氣渣土車只能在晚上22點到次日早上6點上路,而純電動車型除了早晚高峰時段,其他時間都可以跑。“以前一天只能跑三個來回,現在能跑五六個來回,用車效率提升了,工期就縮短了,避免了工期延誤造成的損失,接活也更靈活了。”高明旭進一步分析說,隨著效率提升,公司還可以更好地控制采購成本,“啟軒之前的用車數量是150多輛,等全部更新成純電動車型之后,只需要110多輛車就可以滿足需求。需要買的車數量少了,企業的購車資金壓力降低了,第一時間把車換成純電動車型,確實是明智之舉。”
而來自宇通的保障,讓高明旭的信心更足。“宇通提供5年整車質保,還提供‘一站式’服務,有專門的售后服務人員在我們這里駐扎,有問題隨叫隨到、隨時解決。渣土運輸拼時效,車一旦跑起來就盡可能不停歇,宇通在服務上相當于提供24小時保障,所有顧慮都不復存在了。”高明旭說,“以前我們的傳統渣土車只能用3-4年,現在換了宇通純電動車輛,估計要一直用到報廢了。“
嘗到了純電動車輛甜頭的高明旭表示,在第一批63輛車的基礎上,2022年會再購置50輛純電動自卸車,屆時,公司用車將實現百分百純電動化,啟軒也會在渣土運輸行業實現引領。
憑借環保、經濟、高效等屬性,宇通純電動自卸車給社會賬、經濟賬帶來新的算法,不僅用商業邏輯解決商業問題,更將產業鏈放到社會全局利益中通盤考慮,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宇通純電動自卸車,必將把人與自然“和解”的“雙碳”之路越走越寬,必將助力更多的啟軒“觸電”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