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當初選擇與納威司達合資,意欲在中國高端中輕卡與重卡市場發力,但無奈最終選錯了聯姻對象,納威司達自身并沒有小排量發動機的技術積累,其相關技術,主要來自早先收購的一家巴西公司,其落后成都可想而知。而納威司達擅長的9L以上的大排量發動機核心技術,也沒有引入到合資公司,導致江淮納威司達的產品品質無法保障,銷量一路下滑,用戶差評滿天飛。不僅如此,納威司達在美國涉嫌產品排放不達標導致官司纏身,自身難保,江淮汽車只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由此可以看出,納威司達的退出不是偶然,是市場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
康明斯成為接盤俠,收拾爛攤子談何容易
康明斯之所以成為納威司達的接盤者,一方面,是由于江淮面臨乘用車市場和貨車市場急劇收縮的困境,江淮納威司達合資公司的問題亟待解決。另一方面,納威司達退出中國市場,50%的股份需要擁有相同屬性的發動機制造公司接手,那么作為萬國卡車配套商的康明斯進入了納威司達的眼中,成為了江淮納威司達合資公司最好的接盤者。
接盤后的康明斯負責江淮納威司達生產線的升級優化。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江淮納威司達原有生產線不僅技術落后,而且十分混亂,想要在但時間進行優化升級是不可能的完成的。
而且,想要引進康明斯發動機技術也并不容易,針對輕型商用車發動機,康明斯早有布局,2010年福田康明斯將ISF發動機技術導入至國內,根據當初雙方的約定,福田將與康明斯共同開發面向全球市場的歐馬可、新薩普及蒙派克歐Ⅵ產品,并在全球范圍內共同建立研發平臺以及工廠。
這也就意味著,針對輕型商用車研發的ISF系列發動機無法導入江淮康明斯,輕型發動機后續的發展一方面只能依靠對現有產品的改進。
急功近利的后果就是重步納威司達后塵
一款出色的發動機問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考驗,通過不斷改進技術,實現高成熟度、易維修、高可靠性等特點。像江淮這樣,不踏踏實實搞研發抓質量,而是通過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的方式,即使背靠康明斯,也救不了江淮輕卡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