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泰達汽車論壇定位高端智庫論壇,于9月4日-6日在天津召開,論壇主題為:“產業消費雙升級,重構生態新格局”。
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銷售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周琪
周琪:各位業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很榮幸可以借助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這個平臺,與各位進行分享和交流。新的時期總會有新的發展方向,產生新的變革,伴隨而來是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對國內經濟形成了很大的挑戰,反觀商用車尤其是重卡領域,作為能源物資運輸和基礎建設等領域的主力軍,行業展現了頑強的生命力與充沛的發展能力。
重卡銷量從二季度開始屢創新高,預計今年商用車、重卡板塊行業銷量將超過140萬輛,創造新的歷史。縱觀近20年的國內重卡市場發展演變的歷史,重卡行業實現了從10萬輛到140萬輛的巨大跨越。這個期間經歷了三個較為發展的時期,從21世紀初到2010年左右將近10年期間,伴隨著國家經濟高速粗放式的發展,重卡市場經受了經濟帶動作用,從萬級躍升到百萬級臺階。
但是,對應的行業內相關政策法規未能全面普及和完善,從2010年之后到2017年左右,重卡市場在政策法規趨嚴和車型結構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經歷了較長時間的陣痛期。
行業銷量始終維持在70萬輛左右。從2017年開始,國內經濟增長逐步穩定在6到7左右,同時在治超治限、排放升級等行業相關政策法規的逐步完善普及,以及國家相關部委聯合牽頭的針對重卡市場的管理日趨嚴格的背景下,重卡行業增長了主要推手已經從經濟基礎建設需求向法規升級,帶來的置換需求的轉變。
這場變革在重塑當下市場格局的同時,對未來重卡行業的發展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下面,我就針對新時期國內商用車重卡領域的市場需求變化,趨勢問題和大家進行交流和分享。
本次交流我將重點從法規趨勢發展,重卡需求變化和陜汽后期產品布局三個方面展開。
首先,作為主機廠家要深入的了解行業市場需求變化,必須先將行業政策法規的變革趨勢研究透徹,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識別對重卡行業發展影響程度大的政策法規。
對此,我們識別出了四項核心的政策法規板塊,針對貨運汽車的超載超限治理板塊政策法規。面對嚴峻環境形勢下的排放升級與淘汰板塊政策法規,收費公路改革板塊政策法規,以及車輛安全配置升級板塊的政策法規。治超治限這個話題由來已久,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市場經濟開始起步發展,隨之帶動公路貨運行業逐步開放,一直到21世紀初伴隨著連年經濟實現10位數的增長,貨車行業行情火爆。但是粗放式發展不免帶來種種問題,其中最為凸顯的就是超載問題。多拉多掙,少拉少掙,成為了終端意識形態,十拉九超,也一時成為行業典型的現象。
在超限超載問題所引發的各類交通安全事故頻發的同時,國家也在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法規,規范市場的運營活動。包括04年六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集中整治雙超問題的通知,以及2011年的《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等。
為配合中央各地區相繼出臺一系列的治超治限管理條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到2016年,國標1589-2016出臺,貫穿了車輛的生產、銷售、使用和管理全過程。極大的支撐了治超治限等專項行動。
近年來隨著521大噸小標,無錫橋梁超載垮塌等一系列的事件曝光,社會媒體對于超載超限事件的關注程度不斷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各區域、各地區、各地方政府主導區域性的治超治限辦法和手段的嚴格程度和懲罰力度不斷提升。
山東、河南、安徽、河北等多個主要的重卡保有量市場,都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針對超載大噸小標等問題的管理辦法,助推貨運市場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
雙超問題得到了明顯的管控,在國內經濟追求高質量發展,各行業的規范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后期貨運行業治超治限力度只會不斷的加強。而各地區、地方政府在其中承擔的責任也會越來越重。針對各地區不同的市場情況以及特點,出臺了地方性政策法規,將是今后治理的主力。
同時,隨著一超四罰等政策的實施,法規管理已從對終端市場單一管理,延伸到了貨運行業的上下游。對各大主機廠生產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期在公路貨運的管理層面,國家為形成長效的治理管理機制,預計法規可能會向引導市場主動轉變為目標進行改革。
我國的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在近20年期間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首先,是2003年國家發布的《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行業標準,按照額定載質量劃分車型收費。但是,這種收費方式導致了普遍存在的大噸小標和超載現象。2005年國家發布計重收費指導意見,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按照車貨總重來計重收費方案,避免了部分大噸小標的現象。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貨車的超載。
到了2019年,新的按軸收費標準下發,大大降低了貨車空駛率,提高了高速公路運輸效率,同時也是推動整個車輛運輸行業向合規與高效化發展。后期,隨著統一按軸收費制度不斷推進,全國范圍內取消省界收費,車輛加裝ETC,實現不停車收費等措施。大大緩解了收費公路的擁堵狀態。
統一的計費方式也有利于執法標準的統一。伴隨著按軸收費同步高速公路入口實現不停車稱重,對超重車輛直接勸返,從根本上解決了高速公路的超載問題。
同時,由于滿載車輛通行費下降,空載成本上升,高速公路承載力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對國家物流發展戰略助推作用非常顯著。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最后一年,也是重卡行業國六排放升級的關鍵一年,我國的國六排放升級,從2019年開始一直到2023年,歷時四年時間,升級分為五個階段。一直到2023年7月全部車輛實行國六B排放標準。
重卡行業受益于排放升級,車輛的置換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預期明年重卡行業基本完成國三車輛的淘汰,同時重卡行業正式步入國六時期。今年6月溫嶺油罐車爆炸事故,又將危險品運輸車輛行使安全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隱藏在背后整個貨運行業車輛安全配置升級的問題,就在9月1日開始,全新的《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正式下發。
重卡方面針對牽引和載貨車,規定了最多9項配置升級要求,這里面包括了車道偏離報警等主動安全措施全面升級,提升了車輛在運營層面的安全保障。后期重卡產品的安全質量配置升級,也會向著高標準、高速度、全覆蓋以及向國際化并軌四個方向發展。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相關的安全法規標準將會越來越高,更新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對全車型的覆蓋程度也會越來越廣,也將進一步縮小和歐美卡車運營安全標準的差距,打造更加安全的貨車運營環境。
近年來政策法規不斷變革,對終端市場需求導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作為行業頭部主機廠家,要想贏得市場就必須瞄準終端客戶需求的痛點。根據真實的需求做到營銷層面靈活操作,“十三五”期間重卡行業年年突破銷量記錄,2020年預期更是增速同比接近20%,體現了明顯的增量市場特性。
在這其中,支撐上量的核心要素在于經濟發展基盤的帶動,排放升級以及政策法規升級帶來的置換需求。而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國家建設朝著高質量發展,經濟拉動重卡行業增長的比重,逐步被法規政策升級所引發的置換需求所取代。在治超治限形勢日趨嚴格的背景下,市場對于輕量化以及法規版產品的傾向不斷提升。
同時,伴隨著國六升級日期逐步臨近,終端客戶對于全系國六車型產品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按軸收費法規要求下,4×2等少軸數車型需求占比在增加,貨運行業各個細分市場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
在安全法規升級方面,在各項安全標準的要求下,整個貨運產業鏈從上游生產就開始對于車輛進行安全設計升級,安全配置加裝,保證運營車輛的安全性能,維護市場的安全運輸環境。在未來三年到五年期間,重卡行業的發展方向,基本是確定的。產品將會全面對標歐美品系,實現真正的國產高端化。
在市場上伴隨著物流運輸行業崛起,不同的運輸的工況也催生了更加細分化的市場需求,而客戶結構中的中小散戶也逐步向大客戶集中化發展。原有的中東部市場需求,也會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等戰略,向著南部和西北地區轉移。
第三部分,我和各位分享一下陜重汽后期產品技術升級規劃的一些思路。
第一,陜重汽后期將會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法規,提前規劃滿足法規且適應市場工況需求的產品。
第二,要想贏得市場,必須洞悉市場,我們將繼續深入研究國家政策法規的趨勢,提前做好產品技術儲備,力爭引領行業的發展。
第三,在市場對產品質量不斷提出更高要求的情況下,我們將運用新的技術手段,新的工業材料,新加工工藝,來提高產品的適應性,實用性。在做大市場的同時,我們要不斷提高產品的品質。
第四,更加細致的研判終端市場的需求,做好需求分類與歸納,為客戶匹配最合適的車型,實現終端全生命周期價值的提升。
在新時期,汽車產業向著新四化發展的道路上,陜重汽的產品技術升級,也有著明晰的方向。首先是,我們要擴大新能源板塊產品布局,現有的商用車、新能源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后期我們將會在已有的新能源渣土車技術上,繼續開發新的技術,尋求新的合作,突破新的市場。
在智能化、網聯化發展上,既要堅持新技術正向開發,同時時刻關注科技領域新技術突破。爭取實現智能化、人機駕倉的早日落地。同時,靈活運用5G通訊技術,打造新一代車載云終端平臺。
在技術升級的同時,還要兼顧客戶年齡結構變化帶來的個性化和舒適性的要求。以及產品質量可靠性的提升。
最后,我本次分享的總結是,我們的時代正在進步,行業也在不斷的發展變革,作為主機廠家只有順應法規變化,深研市場需求,才能發現新的機遇,從而實現新的增長。
我的分享結束!感謝各位聆聽。
第十六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圍繞“產業消費雙升級重構生態新格局”的年度主題,以高端智庫論壇為核心定位,服務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