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當時代汽車發布“2023年力爭實現50萬輛年銷量”的“新”時代業務發展戰略時,不少人認為時代汽車這次的“小目標”未免大了些,畢竟2018年全年,時代汽車銷售量還未突破20萬輛。
但顯然時代汽車有著自己的發展節奏。2019年,在經歷國六排放升級、“5.21”等事件之后,國內商用車全年銷量432.4萬輛,同比下降1.1%,時代汽車全年銷量卻達到了22萬輛,同比增長16.7%,實現了逆勢增長,取得了新時代50萬戰略開門紅。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汽車產業遭受重創,時代汽車依然不懼疫情、乘風破浪。據悉,1-7月,時代汽車銷量達到了15.83萬輛,同比增長25.4%,其中二季度連續3個月增長超萬臺,成績亮眼,距離上述“小目標”又近了一步。
疫情之下,乘風破浪、連創佳績。時代汽車是如何做到的呢?日前,商用汽車新聞傳媒記者采訪到了福田汽車集團時代事業部營銷副總裁鄭夕亮,聽他講述了時代汽車上半年的得失與收獲。
超額完成半年目標 力爭年銷30萬輛
在鄭夕亮看來,時代汽車上半年之所以能得到市場青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成就的。“一是疫情推動網絡電商急速發展壯大,帶動物流行業快速擴容,使得市場對輕卡需求量大幅增加;二是因為國家嚴格的環保政策以及治超治限的措施,刺激了用戶對車輛的更新換代;并且隨著‘貨拉拉’‘快狗打車’等新興貨運平臺的出現,市場上也出現了新一批的產品需求。這些都是輕卡行業發展的利好因素。”
雖然在鄭夕亮眼中,上半年國內的輕卡行業整體趨勢向好,但顯而易見的是,福田時代的優秀答卷并不是“大環境”送來的,而是自身努力爭來的。
“今年,我們市場上的產品資源大幅增加,新領航、M系列、還有祥菱V2相繼投放市場,使我們的市場占有率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近幾年我們產品質量也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用戶不斷回購;并且在營銷模式上,我們對經銷商的培訓也有所加強,提升經銷商能力,下沉二級網絡,也促進了我們產品的推廣。”鄭夕亮說。
時間過半,任務超過半,時代汽車不僅為為全年銷量目標的達成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行業快速樹立了“時代樣板”。但時代汽車卻并不滿足于此,而是定下了更具挑戰性的目標。
“今年我們原定的目標是年銷量26萬輛,現在想要確保28萬輛、爭取30萬輛。”鄭夕亮補充說。
搶占先機才能贏得市場 國六產品率先布局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時代汽車的前瞻性布局和精細化管理。據了解,在時代汽車上半年售出的產品中,國六車型占據了大量份額。
搶占先機才能贏得市場。在國六產品競爭中,時代汽車早在2016年就開始研發國六產品,2018年9月就獲得了產品公告發布,取得行業內首個輕型車國六b認證資格;同年11月,時代汽車發布了國內首批上市銷售的國六產品。在“兩個第一”的加持下,今年上半年,時代汽車國六產品比重占據總銷售量的43%,并在8月8日迎來了第12萬輛產品的交付,行業內國六產品銷量遙遙領先。
近年來,時代汽車在市場共投放了近400款國六整車資源,包括小卡之星、時代領航5、時代領航6、時代領航ES5、時代領航ES7、時代領航H2-環衛車、時代領航ES7-灑水車等。并且在技術方面,時代汽車在國六排放要求的基礎上,還為車輛增加了DPF后處理裝置,增加車輛運營年限。
“目前,我們是在行業中推出的國六產品最快的企業,在產品開發上已處于領先位置,此外在產品質量上,國六產品品質也有大幅提升,能夠給用戶帶來更高的性價比。”鄭夕亮說道。
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打造人性化卡車品牌
古語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后勤補給往往是影響戰爭結果的重要因素,對車企而言也同樣重要。時代汽車深諳此道,在售后服務方面更是做到了從多角度出發,為用戶提供車輛全生命周期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用心打造人性化卡車品牌。
“因為國六產品的維修技術要求比以往的產品高很多,所以國六產品上市之后,部分廠家存在服務跟不上的現象,而我們卻擁有足夠強大的技術團隊,在這方面及時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鄭夕亮表示,為了給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時代汽車專門建立了故障結構化的技術指導文件體系及直達一線的智能診修平臺,能夠精準推送結構化診修方案,降低服務站維修技術門檻。同時,時代汽車還在內部大面積開展系統性維修技能培訓,建立專業化的維修人才隊伍,并且開展區域技能大賽,以賽促學,提升維修人員技能水平。
此外,針對國六排放標準帶來的車輛智能化需求,時代汽車還推出了預見性服務,包括預見性診斷、云標定服務、云管家、智能點檢等產品,能夠遠程為用戶進行車輛故障診斷及調整。“以云標定為例,車輛升級國六之后,面對不同工況所需標定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我們為每一輛國六車型都匹配了遠程操控系統,當用戶需要更換工作場景時,我們可以通過系統遠程刷新車輛數據,大大提升了服務的便捷性和精準性。”鄭夕亮解釋說。
國六時代已然來臨,時代汽車抓住了時代脈搏,走在了行業前列。不論是年中超額完成任務、還是率先交付第十二萬輛國六產品,對時代汽車而言都只是一個開始。這時再回頭看看“2023年力爭實現50萬輛年銷量”目標,成功似乎就在眼前。
來源:福田時代/商用車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