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應對疫情影響、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工作情況。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吳險峰、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就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大氣污染、促進二手車跨地區流通等回答了媒體提問。
在記者們提出的涉及汽車工業發展和汽車消費的諸多問題中,關于淘汰和報廢老舊柴油貨車行動,成為此次發布會的焦點話題。來自相關部委的官員分別作了權威答復。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記者:
為什么要在京津冀這些重點地區開展淘汰國3及以下標準柴油貨車的工作?后續這部分貨車淘汰以后,將由什么樣的車來替代?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

加快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是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京津冀等重點地區開展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工作,主要是基于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減少污染排放。京津冀等重點地區大氣污染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老舊柴油貨車數量多,污染排放量比較大,比如一輛老舊柴油車污染排放水平相當于一輛普通乘用車排放水平的10倍以上。所以,加快京津冀等重點地區老舊柴油貨車淘汰,對于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促進空氣質量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車型也不斷豐富,在這種情況下,輕型老舊柴油貨車可以通過新能源汽車來替代,中重型的老舊柴油貨車也應該由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車來替代。所以開展這項工作,有利于加快以上的進程。
三是可以促進汽車消費。因為開展老舊柴油火車淘汰更新,還有利于釋放汽車的消費潛力,提振汽車市場的信心,促進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確定,中央財政將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開展上述工作。財政部將配合有關部門,抓緊按程序出臺具體的操作辦法。
中新社記者:
我的問題也是關于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期部署推進京津冀重點地區老舊柴油貨車淘汰更新工作的。請問我國在推進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管理工作方面目前有哪些進展?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

報廢汽車回收是汽車流通的最終環節和末端“出口”,暢通汽車報廢回收渠道,對置換新車消費空間,加強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全國回收報廢車輛是229.5萬輛,同比增長15.3%。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000多萬輛,帶動新車消費3.5萬億元。按照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和國際汽車報廢水平測算,未來我國汽車報廢更新的規模相當巨大。
商務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會同有關部門主要采取了四項措施:
一是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重點實現“三放開”,即放開回收拆解企業的總量控制;放開報廢機動車“五大總成”再制造、再利用;放開報廢金屬回收價格,引導形成老舊汽車報廢更新的長效機制。
二是加強管理優化服務,細化企業資質認定條件和流程,規范回收拆解行為,推進網上辦理,提高便利化水平。
三是指導企業升級改造,修訂實施《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技術規范》,明確回收拆解企業的場地、設施、設備、人員要求以及操作規范。
四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報廢回收管理。在北京、山西等17個地區開展新能源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明確回收利用行為規范和拆解要求,指導企業安全、環保拆解。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
我們看到,當下很多包括像北京在內的城市都沒有開啟限行措施。隨著復工復產的不斷推進,這對環保來說有壓力嗎?生態環境部有沒有做哪些應對措施?
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吳險峰: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今年2月中上旬,受春節假期和疫情雙重影響,全國交通流量大幅度下降,我們所在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公路貨運下降了77%,客運下降了39%,這直接帶來的就是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50%左右。體現在我們空氣質量的監測數據上,空氣中二氧化氮濃度大概下降了30%左右。
從2月下旬開始,隨著復工復產,一些活動陸續開展。目前為止我國交通流量基本恢復到了正常水平,污染物排放量從監測數據來看也恢復到了平常的水平。這對我們來講,從治理空氣污染的角度,也是很大的挑戰。為了進一步治理機動車污染,降低車輛排放,我們生態環境部將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總體部署,按照路、油、車統籌的思路來開展工作。路,就是引導更多公路運輸向鐵路運輸轉變。油,就是要強化監管,不斷提高車用油品的質量,確保老百姓加到合格的油。車,就是要穩步推進新車排放標準的實施,進一步淘汰高排放老舊車輛。
從2013年以來,我們淘汰了2700多萬輛黃標車和老舊高排放車輛,今年我們還將配合交通運輸部和財政部一起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100萬輛柴油貨車的淘汰工作,這100萬輛車雖然只占所在7個省市機動車保有量的1.2%,但是淘汰以后,能夠減排機動車氮氧化物30%以上、顆粒物50%以上,環境效果非常顯著的,全國其他地區也會持續的推進。
另外,我們還將大力推廣新能源車,特別是在公交、出租、環衛、郵政、輕型物流、通勤車輛方面,大力推廣新能源車的應用。
鳳凰衛視記者:
近期有媒體報道輕型車的國6標準可能推遲實施,是否屬實?
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吳險峰:
長期以來,機動車排放標準管理對汽車行業產業優化、高質量發展以及推動汽車消費和治理大氣污染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016年,我國發布了輕型車國六排放標準,要求從今年7月1日開始,全國所有地區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車都要達到國六標準要求。標準發布以后,相關汽車企業就積極準備,從2018年開始,就在進行國五到國六車型的有序切換。現在北京、上海等16個省市已經提前執行了國六排放標準。從實施情況來看,由于新車的排放顯著降低,市場供給和銷售端反映良好,深受消費者喜愛。當前我們市場上新生產的輕型車97%以上是國六車。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產業確實帶來很大的影響。從排放標準實施方面來講,主要影響了新車的零部件供應、新車產品認證和庫存車的銷售,對國六影響最大的就是顆粒物數量排放控制環節。這些情況和問題,生態環境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進行了認真研究。大家知道,現在受疫情影響最重的湖北省和武漢市是我國汽車生產的主要地區,這個影響是全國性的。另外,近期境外疫情蔓延,對全球汽車供應鏈產生了影響,也波及到我國。這種情況下,生態環境部考慮在全國尚未實施國六排放標準的地區適當延后實施,具體講就是適當延長汽車生產企業的生產過渡期,適當延長國五庫存車的銷售期。這個政策一經出臺以后,我們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我們看到在各個行業領域中,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提出的比較早,支持力度比較大,請問為什么對汽車產業這樣重視?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

國家對于汽車產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視的。國家在這個時間點上出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主要也是因為汽車產業十分重要。當前受到疫情的沖擊比較大,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來促進汽車消費,從而推動汽車產業復工復產。
汽車產業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供給的角度來看,汽車產業鏈比較長,關聯度比較高,涉及面更廣,汽車制造業增加值要占到整個工業增加值的7%左右。2019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大體上是32萬億元,汽車制造業就占了2萬多億元,所以這個比重是比較高的。
從消費的角度來看,汽車又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消費品。目前單件價格10萬元左右的消費品里,還沒有別的產品價值能夠跟汽車相比。汽車消費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的比重也很高,占到10%左右。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體上是41萬億元,汽車就占了接近4萬億元。
今年以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汽車的生產和消費確實受到很大沖擊。大家都知道,我國的產業門類比較齊全,產業之間首尾相連,互為供需。如果汽車產銷量持續下滑,不僅影響到它自身,而且也會影響到其他行業的復工復產,甚至最后能影響到整個經濟的平穩運行。所以,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汽車等重點產業的發展,要求有關部門把產業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在一起,抓緊研究制定拉動消費、擴大有效內需的政策措施。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記者:
在穩定和擴大消費汽車方面,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來增加需求,擴大消費。請問地方和企業有哪些具體的經驗做法?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推動出臺了一系列汽車促消費舉措,概括起來主要是八個方面:
一是優化汽車限購政策。比如在廣州、深圳、杭州都出臺了增加限購指標的政策,前不久上海也增加了牌號拍賣指標,貴陽取消了限購措施,海南取消了新能源汽車限購。
二是實施新車消費補貼。廣州、深圳、珠海、佛山、寧波、長沙、南昌等地對購買新車的消費者給予補貼,嘉興等城市還投放了汽車消費券。
三是開展“以舊換新”。上海、南京、長春、廣州、佛山等地對報廢或者出售舊車并購買新車的,給予補貼。
四是加快老舊汽車淘汰。北京、天津、陜西、海南、濟南、成都、武漢、太原等地對報廢老舊汽車的,給予補貼。
五是取消皮卡進城限制。河南、河北、遼寧、云南、湖南、新疆、濟南、重慶、寧波等地都取消或者放寬了皮卡進城限制。
六是促進二手車交易。有關地方積極落實取消二手車的限遷政策,剛才我們已經做了介紹,湖南還專門設立了二手車流通促進專項資金。
七是組織汽車促消費活動。遼寧、廣東、浙江、新疆、哈爾濱、桂林等地舉辦汽車下鄉、汽車團購、汽車消費節、網上購車節、二手車購車節等促銷活動。
八是完善汽車消費環境。海南、貴州、廣州、深圳等地加大新能源充電設施、停車設施建設支持力度。
近期,汽車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對汽車市場的影響,加快復工復產,采用線上體驗選車、簽約購車以及“互聯網直播+上門試駕”等新的零售方式,為客戶提供“無接觸式”服務。這些創新做法,為促進汽車消費釋放回補增添了動力,作出了貢獻。
新聞發布會全程視頻(點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