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蹤熱點 深度報道 ]
如果時光可以具象,會是什么樣子?
是刻錄時間流逝的發條老鐘?是承載生活的“二八大杠”?是盛滿茶香的搪瓷燒杯?還是陪伴母親走過風風雨雨的老縫紉機?
8月1日-8月4日,由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主辦、時光伙伴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紅巖”)護航的“2019時光博物館”巡展活動,空降北京藍色港灣西廣場,將時光具象,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人們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變遷, 帶領人們“穿越”歷史,重溫美好時光。
“2019時光博物館”展覽以“流動的時光,行進的中國”為主題,將民眾70年生活通過巧妙布展“裝”進兩輛“時光大篷車”——上汽紅巖杰獅重卡。整體的“CH70”展覽由歲月交通局、記憶供銷社、奇妙時空屋、聆聽時光、年代照相館、流金歲月、光陰教室等主題體驗區,和時光隧道、創意互動區等組成,既有高度還原1949-2019年間生活場景,也有高科技互動展示,情景交融,生動講述了新中國建立以來70年間民眾衣、食、住、行、文、教等方面的變化,較為全面且系統地展現了我國社會文化、科技、體育、經濟等諸多領域的發展和進步。
在一間面積不大卻井井有條的奇妙時空屋里,老款黑白電視滿屏雪花斑點,雙層冰箱已被歲月侵蝕了顏色,拿起老式電話機又想撥通誰的電話?
斑駁的書桌上雖然堆滿了雜物,卻還是能一秒找到想要的習題冊……游客們流連此間,輕輕摩挲著混搭風的皮質座椅、墻上泛黃的偶像海報、結婚時的老式三件套,指尖里仿佛流淌著舊時光。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記憶,“時光博物館”給了人們重溫過往的“記憶按鍵”,回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時光墻由3500盤磁帶拼接而成,鋪滿了各個年代的歌手磁帶,張學友、周華健、小虎隊、劉歡、鄧麗君……游客們紛紛在時光墻前佇立,認真找尋著年少時追過的“愛豆”和那些陪伴著整個青春的難忘旋律。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時光博物館以“家國情懷”作為創意原點,以中國發展歷程中個人與家庭的變遷為主線,描繪出70年間,中國發展之路與人民幸福之路緊密相連,共振前行的畫面。
上汽紅巖將愛心與關懷真正落實在了公益事業的具體行動上,堅定不移地履行品牌社會責任,助推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
作為有著半個多世紀歷史的民族重卡品牌,上汽紅巖已不僅僅是一個重卡車企,還飽含著“愛國、奮斗、團結、奉獻”的精神。
正是如此,上汽紅巖才成為“時光伙伴”,承載“時光博物館”一路同行,為“新中國70年美好時光”保駕護航。“時光博物館”在北京站之后將陸續奔赴長沙、廈門、成都、西安等多個城市,為全國人民帶來一場重溫新中國70年美好記憶的“時光之旅”。
責編|驚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