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蹤熱點 深度報道 ]
“早上七點出門,晚上回家時間不固定,生意好的時候要忙到十一二點,當然了,忙才掙得多嘛。”他就是劉貴金,一位來自重慶的90后。
從體制工作到卡車司機,從虧空到最高月入3萬,從一人一車的“獨行俠”到帶領周圍人入行拼搏的“車幫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屬于他的人生進階故事。
三次轉折,生活起落不泯奮斗之光
體制內的工作穩定光鮮。曾經,劉貴金也是體制內的一員。“我做什么都喜歡奮斗的感覺”,劉貴金說,所以他選擇跳出舒適圈,嘗試更多可能。
事實證明,他果然在做買賣上頗有所長,順風順水,迅速積累了個小家底。
但家人不慎被騙,帶來巨額虧空,他轉讓生意回籠資金填補空缺,與家人攜手共度難關。
至此,他進入了貨運行業,站在我們面前。
“現在嘛,每月保底能賺1.8萬,最多的時候,能賺到3萬多。”90后劉貴金身上充滿不確定性又充滿可能性。
多方比較選智藍,多賺省錢更舒心
今年3月,劉貴金入手了智藍輕卡。
“一方面肯定是響應國家號召,我也比較喜歡嘗試新東西嘛。但更重要的是,重慶限行限號,智藍有路權優勢,市區內都可以跑,這樣我就能多拉一些,也能多賺一些。”
其實當初在糾結買什么車時,劉貴金也看了不少車型,綜合比較駕駛性能、乘坐舒適度、使用成本,他選擇了智藍輕卡。
“入手到現在我已經開了3萬多公里了,一點毛病都沒有。”
“一般情況下,一天充一次電就可以。滿電情況下,如果是跑高速,能跑200-300多公里;如果是跑國道,最高跑過380公里。以前沒換新能源大家都說擔心續航,換了智藍這方面我自己是沒啥大的困擾。“
從重慶到云南,新能源的跨城之旅
“最遠的一次配送是我一個人開著智藍,從重慶開到云南,來回二十多個小時,一趟800多公里。”在提及長途駕駛時,劉貴金對智藍贊不絕口。
“當時是7、8月份,夏天天氣比較熱,空調一直開著也不怎么耗電。”
“這車開起來很輕,很省勁,座椅靠背都很舒服,一口氣跑這么遠、開這么久也不怎么累。”
“同樣的里程,油車可能要800的油錢,但智藍只充了三次電,花費大概300元,這就節約了500元左右。”
對于貨運司機來說,不僅要開得省,還要開得舒服、安全。路途遙遠,在成本節約的同時,智藍從內飾、空間等各種細微之處為用戶提供更健康、舒適的駕駛環境,難怪劉貴金笑稱“可以把智藍駕駛室當做他的第二個家”。
從一個人的摸爬滾打,到一群人的奮斗前行
“最開始,剛摸索嘛,我一個人接單、拉貨、跑車,也挺孤獨;現在,我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加入進來,我們也是小車隊了,大家互相配合,更有勁了!”
劉貴金也把自己的愛駕推薦給想入行的親戚和朋友,笑稱隨便對比肯定最后還得選智藍,成功“種草”,目前已有5、6個新晉智藍車主。自己的親戚朋友,還有憑借他的勤奮苦干吸引存留下的客戶朋友,儼然一個小型智藍車隊,親友們都喊他“智藍車幫主”。
“有活一起干,有錢一起賺!”每當客戶需要搬家或工廠搬遷的時候,他們就會一起組成智藍車隊,為客戶提供服務,在收益方面,他們也都會進行合理分配,讓每個親戚朋友都能賺到錢,大家的日子也都越過越好。
選擇和努力同樣重要。在劉貴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敢闖敢拼的性格、靈活變通的頭腦、重頭再來的勇氣,同時也感受到了個人點點微光照亮周圍人前行道路的責任與擔當。